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徐铭朗、郑岚荧、谭铭寅)2025年7月,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数拓·筑星梦”队奔赴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行动,通过教育创新和政策宣传,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课堂创新:创新课程体系激发学习兴趣
7月12日至20日,突击队以凤塘镇淇园小学为主要实践地点,开展为期九天的“种梦”支教行动。团队精心设计“五育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将数学专业特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打造涵盖安全科普、文化传承与五育融合等内容的多维度课堂。
在以趣味科普实验、非遗手工制作为载体的课程中,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探索学科奥秘,亲手体验扎染、制作叶脉书签等传统工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队员们充分发挥数学专业优势,将学科特色融入五育的特色课程中,既有培养逻辑思维的益智活动,又有锻炼体能的趣味运动;既包含提升审美素养的艺术创作,也涵盖培养劳动技能的日常实践。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模式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
此外,突击队创新开设课后兴趣课程,将德育、美育融入互动体验中。小剧场《智斗电话诈骗》帮助学生们提升防诈意识,《不再沉默》引导他们树立对校园暴力的正确认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童声合唱与创意舞蹈串烧,则进一步提升艺术修养。这些多元课程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图一为学生们在户外趣味体育课上开展游戏活动
▲图二为学生们在结课汇演进行舞蹈表演
政策宣传:精准服务助力求学梦想
7月14日至18日,突击队深入凤塘镇淇园村及其周边地区,开展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团队创新采用五种模式举措推进宣传工作:先期发放问卷调研需求;与凤塘镇团委、淇园村委建立联动机制;在凤塘镇淇园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固定宣传点;随后分组入户走访讲解并宣传;最后在淇园小学举办国家资助政策的专题宣讲会。
▲图三为“数拓·筑星梦”团队在淇园村村委进行国家助学政策宣传
▲图四为“数拓·筑星梦”团队进行入户走访宣传国家助学政策
▲图五为“数拓·筑星梦”团队副队长在讲解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
突击队在入户走访活动中深入村巷,累计发放500余份《生源地助学贷款落实路线图》《操作指南》等宣传资料,覆盖5个自然村、50余户家庭。队员们用本地方言拉家常,分享真实案例,讲解还款方式与利息计算等要点,梳理办理材料及注意事项。同时,团队还建立“凤塘助学政策咨询群”,为村民提供长期咨询服务。
校地合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实践期间,团队与凤塘镇基层组织及当地学校展开了深度合作。凤塘镇团委和淇园村村委给予了有力支持,助力团队设立助学政策咨询点,并与淇园小学共建实践站点。通过系统调研,团队深入掌握了当地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实际需求;淇园小学苏奕忠校长三十余年坚守乡村教育、默默奉献的事迹令人动容,为团队成员树立了榜样;共青团凤塘镇委何钥媚书记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实践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这些合作成果,为后续持续开展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实践成果:赢得广泛赞誉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丰富多彩的课程受到学生欢迎与家长好评,精准的政策宣传获得当地村民的赞许与认可。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务实作风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突击队建立了线上辅导群等长效帮扶机制,确保教育支持持续有效。这些举措为校地合作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拓·筑星梦"突击队的潮州之行,是高校扎根基层、服务地方发展的鲜活例证。团队以特色课程滋养乡村学子成长,以精准宣传打通助学政策落地渠道,以长效机制巩固帮扶成效,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践行使命,生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担当,为广东“百千万工程”贡献了教育力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拓·筑星梦”团队)
▲图六为“数拓·筑星梦”团队与宣讲会观众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铭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