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石琳)近日,曲阜师范大学九曲安澜实践队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照旺庄镇张家灌村峰韵家庭农场,对当地土地流转情况展开了深入调查,探寻这片土地上土地流转的生动实践。
照旺庄村地处莱阳市东南部,位于黄河流域影响范围之内,以种植莱阳梨、小麦、玉米等为主。根据实践队员前期调研得知,近年来,随着照旺庄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农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凸显,土地流转逐渐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实践队员来到村委会听取村党支部崔书记介绍,照旺庄村土地流转始于2015年,起初规模较小,多为农户之间的零散流转。但近五年来,土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截至2024年底,全村流转土地面积已达12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
▲图为村民填写调查问卷
在土地流转形式上,照旺庄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根据实践队员走访调查得知,除了传统的农户之间的转包、出租外,还涌现出了“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新型流转模式。其中,“合作社+农户”模式最为普遍,全村已成立5家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实践队员通过走访多家农户,对村民进行采访并填写土地利用及流转情况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照旺庄村土地的具体情况。
▲图为梨园负责人为实践队员介绍梨园种植灌溉设施。
据村民介绍,照旺庄村充分利用当地盛产莱阳梨这一特色优势,将土地流转与莱阳梨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村里的莱阳梨专业合作社流转了500余亩土地,建立了标准化莱阳梨种植基地,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莱阳梨的品质和产量。“以前自家种几亩莱阳梨,管理粗放,销路也没保障,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不仅每年能拿到固定的租金,还能在基地打工,一个月又能多挣3000多块,比自己种地强多了。”村民张大姐高兴地说。通过土地流转,莱阳梨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实践队员了解到,通过这一系列土地流转措施,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还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实现互利共赢。
▲图为峰韵家庭农场种植情况。
尽管照旺庄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践队员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土地流转合同不够规范,通过采访得知部分农户与受让方仅达成口头协议,容易引发纠纷;二是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价格波动较大,农户积极性普遍较低;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制约了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发挥;四是村委会反映部分农户思想观念保守,对土地流转存在顾虑,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
▲图为实践队出发前合影。
村党支部崔书记指出,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规范流转合同,建立健全纠纷调解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村委会宣传引导,转变农户思想观念,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接受度。
撰文 | 石琳
图片 | 石琳
一审 | 张乃文
二审 | 杨子涵
三审 | 石琳
审核 | 李怡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石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