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锤炼青年学子的兴农本领,助力边疆地区的发展振兴,7月,中国农业大学“青耘畴野”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杨子祺、邵婧、侯佳运、崔珍瑛、张业兴、齐凤新、崔馨文、李佳欣、邱姝悦、姜昌远)深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开展了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走访村落、参与劳作、深度访谈、体验直播等形式,系统探寻“西畴精神”的时代内涵,解码当地在基层治理、易地搬迁及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实践,见证乡村振兴战略在边疆村寨的生动落地,力求为当地发展提供青年视角的思考与助力。
▲图为实践小队参观岩头村“最后一公里”纪念馆与李华明等人合影
队员们实地探访了耗时12年开凿的“悬崖公路”,聆听“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岩头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李华明带领村民以铁锤、錾子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感人故事。在刘家塘村“胜天洞”,他们走进300米穿山隧洞,感受全村人54年坚韧不拔的奋斗历程。在木者村摸石谷展览馆,村支书刘登荣讲述的“105天造田记”令队员们深受震撼。大家还亲身体验了石窝窝种植、搬石筑埂等劳作,在汗水中将“西畴精神”从口号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力量。
小队前往东升村“村播学院”,学习“党建+合作社+电商”的助农模式。队员们与“西品出山”主播李想深入交流,观摩直播流程,并参与户外直播销售“紫霞一号”百香果,现场达成近千元农产品成交额。他们还协助打包100余单、350余斤生姜发往多地,切身感受电商平台对农副产品销售的强大带动作用,体悟科技赋能为农业注入的新活力。
▲图为实践小队观摩兴街镇助农直播
实践期间,队员们走访了东升村、新兴社区及莲花塘乡清莲惠公司,与当地干部、村民代表围绕基层治理、易地搬迁、集体经济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多场深入研讨,系统梳理西畴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与宝贵经验。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青耘畴野”小队暑期实践活动增长了见识,更坚定了兴农报国的使命担当。队员们表示,将带着“西畴精神”的火种,秉持“强国先强农,农大做先锋”的信念,以青春热忱和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农大青年的智慧与力量。(通讯员:邵婧 侯佳运 邱姝悦 杨子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子祺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