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段贝黎)7月30日,湖北大学“小书童”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在内港村爱心托管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纸翻花课,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并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志愿者讲解纸翻花起源(张舒怡 摄)
课程伊始,志愿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了非遗文化纸翻花的概念。志愿者手持色彩斑斓的纸翻花作品,轻轻一拉 ,纸上便绽放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随后,志愿者详细讲解了纸翻花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清朝康熙年间宫廷里的消遣玩意,到民间庙会的繁荣传播,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复苏与发展,以及最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辉煌历程,让孩子们对纸翻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文化传承环节,志愿者强调了纸翻花作为中华民族古老艺术瑰宝之一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通过讲述纸翻花在节日、庆典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手工艺人们口传心 授的传承方式,志愿者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
▲图为学生们裁剪彩纸、贴粘胶(杨玉娇 摄)
紧接着,志愿者进入了纸翻花制作过程的讲解。从材料准备、工具选择,到折叠、粘贴、美化等关键步骤,志愿者一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演示和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志愿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图为学生们折叠彩纸并裁剪(张舒怡 摄)
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开始动手操作实践。他们小心翼翼地裁剪纸张、折叠扇形、粘贴边缘,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耐心细致地完成一项任务。
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纷纷完成了自己的纸翻花作品。他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有的孩子还发挥创意,为纸翻花添加了独特的装饰元素,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图为学生们展示纸翻花“龙”的成果(段贝黎 摄)
课程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非遗文化纸翻花课,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的手工技能,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希望以后还能参加更多这样的活动,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
此次内港村爱心托管班非遗文化纸翻花课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也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内港村爱心托管班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孜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