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子点亮乡村成长微光

发布时间:2025-07-31 20: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沈娟 邹东菊 王海峰 杨影 林诗婷   阅读 2.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沈娟、邹东菊、王海峰、杨影、林诗婷 ) 近日,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的科技小院里,3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围坐成圈,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用彩色吸管拼搭出花朵、小动物、“三维小地球”等创意作品。这是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筑梦同心”社会实践队开展的“吸管积木创意手工课”现场,也是该团队第二年扎根港中坪村,通过系列“童心守护”活动为乡村儿童搭建成长平台的生动实践。

▲图为孩子们做手工

“大家看,把吸管折成90度角,再用胶带固定,就能做出正方体的‘小房子’啦!”志愿者杨影手持吸管示范,身旁的孩子们立刻模仿起来。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将提前采购的300余根彩色吸管、环保胶带及剪刀等材料分装成“创意包”,针对6-8岁低龄儿童开设“基础拼搭营”,通过“花朵拼贴”“动物世界”等具象化教学激发兴趣;为9-12岁儿童设置“创意挑战组”,鼓励他们结合生活观察设计作品。

11岁的留守儿童蛋蛋是“创意挑战组”的焦点。他先用黄色吸管拼出环形“赤道”,再以绿色吸管搭建经纬线,最终完成了一个立体的“地球模型”。“这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地球,黄色是沙漠,绿色是森林!”蛋蛋举着作品欢呼,引得同伴们纷纷围拢。在志愿者鼓励下,他又即兴创作了一顶“吸管皇冠”,将环保理念与艺术想象巧妙结合。“农村孩子的创造力像未被开垦的土地,只需一点引导就能生根发芽。”副队长阮振动表示,团队特意选择低成本材料开展活动,既降低参与门槛,也传递“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们一起做手工

“除了教技巧,我们更注重情感互动。”队长杨峻介绍,实践团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心理关怀元素,每个作品完成后设置“故事分享会”,让孩子们讲述创作灵感,志愿者则用手机记录下他们的笑容。活动结束时,队员们为每个孩子拍摄“作品与笑脸”合影,并制作成纪念相册。“去年他们教我折纸船,今年又带我做手工,大哥哥大姐姐就像亲人一样。”7岁的小权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连续两年参与活动的他已能独立为低年级孩子讲解绘本。数据显示,该团队累计服务港中坪村儿童1000余人次。

▲图为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们合影

夕阳西下,科技小院布满了孩子们的吸管作品,五彩斑斓的“地球”“房子”“花朵”在余晖中熠熠生辉。“看到孩子们眼睛里的光,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彭文玟在实践日志中写道,“我们或许不能改变所有,但愿意做点亮他们梦想的那束微光。”团队成员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心中涌动着对未来的期许。他们深知,每一次的付出都是在为乡村教育播撒希望的种子,虽微小却意义重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诗婷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9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