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畲乡承文脉,科技赋能拓新篇——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实践队赴诏安美营村开展畲族文化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31 14: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思钰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7月5日至8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经典润畲乡,语言助振兴”实践队深入诏安县美营畲族村,开展畲族文化调研,挖掘“美营家谱”“布衣伟烈”及“美营三宝”背后的故事,以多元实践焕活文化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青衿探秘畲乡路,文脉调研助振兴

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美营家谱”调研,了解“筑皇坡”“钟尾娘为忠献身”等先祖事迹,搜集“和睦邻里”“耕读传家”等独具畲韵的家规家训,深刻体悟畲族代代相传的家风与气节。除此之外,实践队员在当地村委会的协助下,跟着美营畲族村老龄协会成员踏入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村中祠堂。协会成员向实践队员重点介绍了“布衣伟烈”典故,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品格。

▲图为实践队员与美营畲族村老龄协会成员进行交流

随后,协会成员还向实践队员展示蓝底绣花对襟上衣配黑色百褶裙的畲族传统服饰,介绍了“美营三宝”的传说。在走村入户的调研路上,实践队员感受到当地村民对文化传承意识的淡薄:曾滋养一方水土的龙泉井如今沦为苍蝇纷飞的杀猪砧板,草药衣因无人珍视、难得到有效保护而朽坏丢弃……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让实践队员深感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挑战以及增强文化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图为“美营三宝”龙泉井现状

▲图为蓝底绣花对襟上衣配黑色百褶裙的畲族传统服饰


童心拾趣绘乡韵,AI破茧谱新篇

“童心绘乡韵,AI谱未来”实践活动中,诏安县美营小学的同学们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用现代诗歌展现畲乡风情。课堂采用互动教学模式:先由队员深入浅出地讲解AI技术原理,再指导同学们运用AI工具,如豆包、DeepSeek等应用对原创诗歌进行艺术加工。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授课

同学们踊跃分享笔下的“龙泉井的清甜”“太监竹的傲骨”等生动意象,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利用AI优化文字表达。随后,同学们借助“夸克”等平台,将药草衣幻化成水墨丹青,让畲乡晨光跃动为色彩缤纷的油画作品,完成从文字到视觉艺术的升华。这种科技赋能文学创作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可能。实践队员将持续探索“AI+文化”的创新路径,为乡村美育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美营小学学生创作作品展示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实践团队围绕“经典润畲乡,语言助振兴”,通过深入调研与创新实践,为美营畲族村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了双重动能。从挖掘家谱典故、重拾“布衣伟烈”精神,到利用AI技术进行二次创作,实践队既守护了乡村文化的厚重,也开拓了未来畲族文脉传承的可能。(通讯员:陈思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思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