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富村“星”途队-以青春之力,绘长腰岭振兴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29 16: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雅裕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9日讯(通讯员 宋赟)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富村“星”途突击队怀揣热忱,在校团委李丽珠书记、慕朝宁副书记、卢慧芳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长腰岭村展开了为期五天的“百千万工程”实践行动。从文化传承到生态感悟,从民生服务到产业创新,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书写担当,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了青春印记。

一、长腰岭:大型水貂碎皮加工基地

长腰岭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地处105国道与京珠高速交汇处,毗邻正在建设的钟落潭大学园区和即将建设的广州空港保税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分7个经济合作社,常住人口2200多人,流动人口超过1万人。裘皮加工业是长腰岭村的特色产业,拥有30多年历史,这里是大型的水貂碎皮加工基地,全村有裘皮加工企业300多户,从业人员4000多人,产品远销俄罗斯、欧美、日韩等地,广州白云国际裘皮交易中心更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裘皮原辅料和产成品交易市场。

二、文化根脉:从传承到创新的接力

富村“星”途队走进周氏祠堂,听老人细数村庄从艰苦岁月到繁荣发展的变迁,那些带着岁月印记的讲述,让乡村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在新龙工业路的裘皮工厂,鞣制时的细致、拼接时的精巧,让队员们读懂了“中国裘皮之乡”的坚守——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是30多年技艺的沉淀。

守护之外,更要让传统“活”起来。队员们以裘皮工艺为基,融入长腰岭本土元素,设计出“雅裘坊”文创体验店,将古法工序展陈其间,搭配新中式裘衣与萌趣配饰;黄皮果造型挂件、动物造型钥匙扣等文创,同时,他们深挖长腰岭荔枝的文化内涵,推出一系列荔枝主题文创。这些荔枝文创与黄皮果系列相映成趣,让本土风物通过传统工艺的转译,成为可触可感的生活美学符号。

设计产品

金茸果

灵感源自长腰岭本土物产,黄皮果是在地果园特色符号,承载乡野记忆。以水貂裘皮摹黄皮形态,绒软触感呼应果实饱满,绿绳如枝蔓牵连,将乡土物产与裘皮工艺融合。借小巧挂件,留存长腰岭果园意趣,让裘皮传统以在地物产为媒,焕发亲近日常的文化温度,成为可携带的乡土符号与创意传承载体。

萌裘兽

以萌趣动物造型重构表达,融入地域配饰元素,将裘皮柔软质感与皮革耐用性结合,转化为零钱包、钥匙扣等日常好物,让古老匠艺借治愈萌态嵌入当代生活,实现传统与潮流的共生。

茸珐琅

以裘皮小腿料为材,借小小拼接包传承技艺。它是长腰岭裘皮史缩影,让传统以轻量、善意姿态延续,为裘皮文化注入传承与创新活力,重拾产业记忆,向外界讲述独特裘皮故事。

雅裘坊

雅裘坊是一间以传统裘皮非遗技艺为核心的文创体验店。设计理念聚焦“非遗活态传承”,既通过展陈完整呈现裘皮鞣制、剪裁等古法工序,更以新中式裘衣、萌趣皮艺配饰为载体,让匠艺突破“博物馆式收藏”,融入当代日常。其独特性在于“文化、体验、实用”的三重融合:展柜里的皮料样本、工艺典籍诉说传承脉络,定制化服务赋予裘皮专属符号,萌趣文创则打破“裘皮贵重”的刻板印象,让古老匠艺真正成为可触摸、可穿戴的生活美学。

荔影金枝

萃取荔枝红韵为纹,金枝缠蔓点缀靛青伞面。伞开如绘卷铺展,将长腰岭荔枝意趣凝于开合间,实用里藏风土诗画。

荔风叙意

扇面绘饱满荔枝,竹骨承传统肌理。扇动生风,似携荔香,让纳凉时刻成为长腰岭物产记忆的载体,雅趣随身。

荔枝雅韵

工笔绘长腰岭荔枝、繁花,缀流苏、印题字。团扇圆融,融地域物产与古典审美,化作可赏可用的风土符号。

这些“可触、可感、可用”的文创,既是传统技艺的当代转译,更是乡土文化的鲜活重生。当古老匠艺不再是橱窗里的遥远符号,而是嵌入日常的美学基因,这份从历史递向未来的接力,正让长腰岭的文化根脉 在传承中沉淀,在创新中生长,续写属于乡土与时代的共鸣新篇。

三、民生底色:在倾听与行动中扎根

队员们看到,在长腰岭的基础设施愈发完善,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村民的生活日渐红火。走进颐康服务站,能感受到老年照护的细致;驻足图书馆,能触摸到书香润村的温度;漫步文化体育公园,能听见村民健身社交的欢语——这些场景,都是乡村民生改善的生动注脚。

与村民围坐交流时,队员们记下了他们的期盼:停车的不便、摆摊的需求、农忙时的忙碌……这些声音化作了行动:实地丈量长湖路、广场路,规划出便民又规范的摆摊区与停车点;农忙时走进谷场,接过村民手中的稻谷,用汗水分担辛劳。

(精彩瞬间)

四、发展蓝图:用规划与实践铺就前路

漫步田间,队员们在稻浪与泥土气息中,读懂了“生态宜居”的深意——乡村之美,正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随着村庄发展,人流量、车流量渐增,停车难成了新挑战。队员们针对荆隆东路及周边展开调研,结合道路通行能力与村民便利,规划增设停车位、划分区域,让车辆停放更有序。

规划图


从问卷调查到与村民深谈,从田间走访到案头梳理,队员们收集的每一份数据、记下的每一条建议,都让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让青春智慧真正服务于乡村发展。

(布局图)

五、青春回响:以初心赴下一场山海

五天的实践虽短,却让队员们与长腰岭结下了深厚的联结。那些在祠堂听过的故事、工坊学过的技艺、田埂流过的汗水、规划图上落下的笔迹,都成了青春与乡村共振的印记。

五天的长腰岭之行落幕,富村“星”途队助力乡村振兴的步履不停。祠堂里听过的乡史、“雅裘坊”里让传统活起来的创想、为村民规划摊位时的细致、稻田里劳动的汗水……都成了队员们青春担当的注脚。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传承与创新的初心,把长腰岭的经验化作星光,照亮更多乡村振兴路,让青春之力在基层沃土持续绽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晓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