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张金旭)2025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两支实践队团队“冷极林海调研团”与“崂林筑梦实践团”分别奔赴北疆密林与青岛崂山,聚焦生态保护、茶产业升级等主题开展“三下乡”活动,用专业知识助力绿色发展,用实践书写青春担当。
冷极林海调研团:北疆密林中的生态与文化守护
7月6日至9日,“冷极林海调研团”深入呼伦贝尔敖鲁古雅乡、根河市及海拉尔区,围绕生态保护、非遗传承与产业升级开展实践,为北疆绿色发展注入活力。
访传承人探非遗困局 抚驯鹿皮悟生态智慧
呼伦贝尔敖鲁古雅乡的林间小屋内,非遗皮毛画传承人宋仕华向调研团成员展示技艺时,道出了材料稀缺的困境。“一张完整皮料高达1.5万元,全国仅存1400余头驯鹿。”她提到,旅游圈养打破驯鹿千年生态默契,“被迫营业”改变进食习惯,实为慢性扼杀;而传统作品中驯鹿只啃食苔藓尖部,苔藓需三至五年再生,恰是先民维系生态平衡的智慧。针对这些问题,调研团计划联合当地文旅部门推出“非遗+生态”研学路线,既介绍鄂温克先民生态智慧与非遗皮毛画制作工艺,也设置亲身体验环节,让参与者感受传统技艺魅力,理解生态保护重要性,以技艺传播生态理念。
图为冷极林海调研团成员观察宋仕华制作的驯鹿皮毛画作品。
逛根河早市见直播带货 溯山珍源头看数字赋能
根河林下产品大卖场的清晨,商户曹亚娟一边打包发往乌鲁木齐的野生蓝莓干,一边盯着抖音直播屏幕。“现在月均线上订单轻松破百件,发视频就是最好的广告。”据她介绍,市场内超六成商户已开通线上渠道,“山珍云仓”溯源系统让消费者扫码可查看产品全流程。调研中,团队发现商户面临网络卡顿、冷链缺失等难题。团队针对网络卡顿问题,联系当地通信运营商,建议增设信号基站、优化网络布局;针对冷链缺失,成员陈玉冉提出“双层筐+苔藓”保鲜法,成本5元/筐,能延长鲜货保质期。此外,调研团还组织电商知识培训,教商户拍摄产品图片、撰写文案及与消费者互动等。经营松子的王大爷当场学会用微信接单,连称“这些办法实在”。
图为冷极林海调研团在大卖场现场发放问卷进行调研。
探桦树汁冷技术锁营养 解产能低难题提优化方
根河市北方神桦桦树汁有限公司车间内,0.2微米孔径的纳米级膜过滤装置正在运转,技术人员介绍其孔径相当于头发丝的三千分之一,能锁住95%以上活性物质,让桦树汁实现12个月常温保存。但20人技术团队仅能支撑30%产能。针对产能低问题,团队提出“短期优化工艺、中期建实验室、长期开发冻干技术”方案:短期梳理生产流程、优化分工,提高设备效率;中期建立实验室,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引进专业人才;长期开发冻干技术,延长保存期限,拓展应用领域,增加产品附加值。此外,针对根河森工公司停伐后土地闲置、驯鹿养殖不适及林业局病虫害防治需求,团队也结合学科知识给出建议: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优化驯鹿养殖环境,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病虫害趋势。
海拉尔区第三中学的课堂上,调研团成员郭凯以驯鹿皮毛画为载体讲解生态文明。一名学生课后表示:“原来每片森林里都藏着民族智慧。”这场实践成果转化的育人活动,让队员们对“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有了更深理解。
崂林筑梦实践团:崂山脚下的绿色振兴实践
7月17日至18日,“崂林筑梦实践团”在青岛崂山开展“探绿崂山筑梦,共绘振兴蓝图”实践活动,聚焦茶产业、生态调研与企业节能,助力当地绿色振兴。
茶场直播间展非遗技能 电商新模式拓销售渠道
崂山午山茶厂的直播间里,团队开启“文化+电商”助农模式,通过直播展示非遗崂山绿茶制作技艺,单场吸引超800人次观看,直接带动56笔订单,为传统茶企开辟新销路。成员李正之表示,直播不仅是卖货,更是让非遗技艺走向大众的窗口。
图为崂林筑梦实践团成员在午山茶厂开展直播助农活动。
穿崂山林场记物种数据 听群众心声献生态良策
在崂山林场,队员们徒步记录30余种本土物种数据,完成《崂山林情调研报告》,并通过问卷与访谈收集200余条群众对绿色经济的建议,为生态保护决策提供基层视角。“触摸古树年轮,才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分量。”成员崔弘毅在报告中写道。针对游客环保意识不足问题,团队制作环保宣传手册和海报,在林场入口、游客集中区发放张贴;同时组织志愿者巡逻,制止不文明行为,引导文明游览。
凭专业知识析啤酒厂能耗 提绿能方案获企业认可
接着,团队走进青岛啤酒厂,运用SWOT模型分析能耗数据,针对性提出光伏发电、废水循环等5项绿能方案,形成的《青啤绿能服务策划案》获企业高度认可,技术负责人称“为节能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具体而言,团队建议在屋顶和闲置空地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利用光照资源供电,降低对传统电网依赖;建立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净化生产废水后回用于生产,减少浪费和排放。
同日,团队在钟家沟社区开展“童享绿能”课堂,通过生态模型演示与环保竞答,让50余名中小学生树立“青山小卫士”意识,推动生态理念扎根少年心田。
两支团队的实践虽地域不同,却同样以专业知识破解绿色发展难题。从北疆的驯鹿皮毛画到崂山的绿茶直播间,从桦树汁的科技守护到啤酒厂的节能方案,东北林业大学经管学子用脚步丈量大地,以智慧服务民生,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上写下青春注脚。
作者:张金旭 刘雨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金旭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