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声探问黄河安澜,教育协同书写振兴答卷

发布时间:2025-07-29 09: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徐梓钖、孟德涛   阅读 5.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青春之声探问黄河安澜教育协同书写振兴答卷

为投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黄河沿岸地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与绿色生活方式普及,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队员于7月上旬在黄河沿岸部分城市,以“黄河流域生态与教育协同实践”为课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实地访谈、调研黄河生态保护状况,为教育协同凝聚奋斗力量。

实践活动启动前,“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学校举行了动员会。社会实践队队长在动员会中强调,实践队员要将切实完成实践任务,深入黄河沿岸地区居民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实践课题并切实了解黄河流域生态变化与保护工作,倾听基层民众话语。通过教育协同方式进行黄河生态工作宣传,并认真完成反馈报告。

图为社会实践队动员会现场。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付天宇 供图

深入基层,青春之声探问黄河安澜。“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队员深入黄河沿岸地区,在城市社区和地方村镇,展开了扎实的入户访谈。在居民身边,通过结构性问卷与深度访谈,以录音录像和访谈记录的方式,系统记录、收集、整理沿黄地区基层民众对当地几十年来生活变化的阐述,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以及基层民众对黄河流域保护的了解渠道,从而得到一手的、沿黄地区基层民众对于生活变化和黄河生态保护方面的真实看法与反馈,最终整理成一份份真实有效的报告。

图为队员正在进行入户访谈。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孙徐梓钖 供图

走访调研,青春脚步丈量河清海晏。实践队队员分步骤、有针对的在沿黄地区村落及社区进行了系统的走访调研。依托专业问卷,对于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重点对当地老人进行了生活细节上的采访。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以青年人独特的年代代沟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转化能力,通过纸质资料、可视化材料以及情景化阐释,给被采访的老年人有效弥补了与专业术语和公共政策之间的理解鸿沟,协助被采访者进行回忆,从而得到了一手资料,这部分资料包括了黄河流域生态改变对沿黄地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实际影响,生态变化映射到社会生活层面,具有人文层面的实践研究意义和价值。

另一方面,实践队队员在走访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互动。通过将生态治理的宏观叙事落实到具体细节上,进一步宣传、强化了群众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对生态工作开展的群众基础方面贡献青春智慧,注入青春动能。

凝聚合力,教育协同激活生态思想。在黄河沿岸地区,实践队队员深入不同中小学校及社区,进行以“黄河流域生态与教育协同发展”为主题的系列宣讲。队员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调研结果,向师生们生动讲解黄河生态保护历史。从黄河早期开发带来的破坏性问题,到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初步觉醒,再到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的行动,实践队队员生动讲解了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对于黄河流域三大生物警钟,包括水资源供需矛盾、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环境污染问题,实践队队员也进行详实的讲解。最终落实到青少年们对于黄河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建设生态文明也正是每个青年人的“绿色使命”,将生态保护理念通过举例具象化,激发在场青少年人的责任感。

图为实践队队员宣讲。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杨贻然 供图

青春之声探问黄河安澜,教育协同书写振兴答卷。在民众心声与黄河浪花的交响曲中,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队员深刻认识到,黄河安澜的美好现实始终与生态保护工作密不可分,也与教育协同培育新一代生态保护主力军密切相关。黄河安澜是沿黄地区民生幸福的“稳定器”,青年人需以习近平生态思想为指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汇聚青春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共书生态答卷。(通讯员 孙徐梓钖)

图为“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合影。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冉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孟德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