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焕活 “两色资源”,直播拓宽农产销路

发布时间:2025-07-28 19: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汤欣怡、刘智宇、梁嘉琪、林绵、唐伟梅、周紫盈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一、政校接壤:共商对策,以科技赋能茶阳振兴

大埔县茶阳镇乡村振兴工作队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助梦 e 夏“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展 “茶阳镇发展助力专题座谈会”,双方围绕文旅资源挖掘、特色产业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为古镇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擘画路径。

会上,工作队队长余奕剑系统梳理了茶阳镇的发展根基与现实困境。作为粤、闽两省三县(区)交界处的重要贸易集散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及广东省首批中心镇,茶阳镇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既有 “父子进士” 牌坊、客家民居等千年历史遗产,也有中央红色交通线联络点、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遗址,全镇现存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等红色地标,孕育了 146 位革命烈士,红色精神根植于此;同时还盛产鹰嘴桃、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文旅与农业资源兼具优势。

但与此同时,痛点亦不容忽视:红色景点与人文景观线上宣传覆盖面有限,数字化传播渠道单一,未能充分发挥 “百千万工程” 省际文化交流窗口作用;特色农产品则面临销路拓展难、宣传不足等问题,制约产业效益释放。

针对这些痛点,“助梦 e 夏” 团队结合自身优势,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提出破题思路。经深入研讨,双方明确将聚焦茶阳圩镇客厅、桃園村鹰嘴桃基地、广药集团养殖基地开展实地调研,推动技术方案落地,为茶阳镇典型镇(中心镇)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二、聚焦圩镇客厅建设,打造数字化宣传新载体

茶阳圩镇客厅作为刚建成尚未投入使用的重要场所,是此次政校合作推动数字化建设的核心试点区域。乡村振兴工作队与 “助梦 e 夏” 团队针对其功能定位与茶阳镇宣传需求,已提前介入建设环节并提出多项建议,重点围绕数字化改造展开布局。

鉴于茶阳镇红色景点、人文景观线上宣传覆盖面有限、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助梦 e 夏” 团队将圩镇客厅作为 VR 智慧展馆系统的首个试点,通过数字化技术重构茶阳历史与红色记忆。旨在通过创新的数字化宣传方式,突破传统宣传的局限,扩大茶阳 “两色资源” 的线上影响力,为后续充分发挥其 “百千万工程” 省际文化交流窗口作用奠定基础,也为圩镇客厅投入使用后成为茶阳镇对外展示的重要数字化平台做好准备。

.溯源农产品生产地,打通双基地新通道

当天下午,团队前往桃园村鹰嘴桃种植基地与广药集团广地龙规范化养殖基地进行调研。在鹰嘴桃种植基地中,参观了千亩桃园并品尝到当地果实甜度极高的优质鹰嘴桃。在广药集团的百香果灵芝种植基地,了解到广地龙与植物所形成的“植物-微生物-动物”的闭环生态共生的种植模式。

然而由于七月摘果期遇上台风暴雨,冷链运输成本高,桃园村鹰嘴桃基地正面临中鲜果期短,损耗率高的处境。广药集团种植出的灵芝孢子粉厚密,品质受市场认可,但灵芝认知门槛高、消费者对深加工产品信任度低等诸多问题。

针对以上,团队成员提出一套系统性直播助农方案。采用无人机航拍桃林与灵芝种植地,使其种植地公开透明,同时计划利用主流媒体,夜拍灵芝喷粉过程,额外邀请广药技术员现场解读灵芝检测报告,推出鹰嘴桃“果园实采”沉浸式直播。以互动的形式让观众投票选采摘区,实现订单果现摘现发,打通产销链路。

此次政校携手,双方通过实地调研推动技术落地,为古镇文旅活化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可操作的新路径,让科技赋能真正转化为发展实效。 

撰稿:刘智宇、梁嘉琪、林绵、汤欣怡、唐伟梅、周紫盈、郑俊玲、陈冬玫、张鹏基、潘俊延、黄怡芳、罗雅娜、李惜柔、叶梓煜、张宝焱、涂峻豪、郭瑞银、吴杰、曾颖仪、陈凌、蔡辛宜、林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汤欣怡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