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翔)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云港之梦实践团”积极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多样形式传递红色精神,让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于红色地标,实践团扮演了历史记忆的“解码人”。走进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与佩戴绶带的小学生讲解员相遇。不同代际的青春对话,让革命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流淌着热血与理想的精神传承;前往连云港市烈士陵园,成员们献花默哀,并在讲述1938年连云港保卫战等事迹后集体宣誓,将“不畏强敌、守土尽责”的抗战精神化作可感可知的力量,唤醒对英雄的崇敬与追思。
▲图为小讲解员在纪念馆大厅为实践团成员讲述浮雕背后的红色故事/高翔图
在校园与课外教育场所,实践团化身成红色精神的“播种者”。走进东海二中,以“两弹一星”历史影像为引,从历史分享到互动问答,将“热爱祖国、自力更生”的精神传递给青少年;奔赴少年宫,借故事与互动将井冈山革命精神脉络厘清,让红色教育融入少年儿童第二课堂。这些宣讲把红色精神拆解为可触可感的故事,成功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少年宫儿童合照/高翔图
在基层社区与乡村,实践团变身为红色传承的“践行者”。踏入芝麻村社区,为初中生和老人讲述江姐绣红旗、小萝卜头求知等红岩故事,以问答共情、信物传承为经,促成代际间红色记忆的共鸣;在李埝社区,实践团先以问卷摸清不同年龄层居民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再用井冈山、西柏坡精神等鲜活案例进行讲解,让抽象精神变得具体可感;在东海县房山镇山前村社区,实践团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实践活动,用故事宣讲点燃青少年对英雄的崇敬,同时借绘画创作描绘出对革命风采的理解,将红色基因注入青少年成长轨迹。
▲图为社区儿童展示手绘作品/高翔图
探访测绘老兵时,实践团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人”。走进老兵家中,倾听他们在物资匮乏年代坚守“给祖国画像”使命的故事,让老兵的青春热血成为当代青年的精神教材,以实际行动诠释红色传承。
▲图为实践团成员倾听勘测老兵讲述自身经历/高翔图
从地标探寻到校园宣讲,从社区互动到老兵探访,“云港之梦实践团”的每一步都在以青春之行诠释红色传承。这些实践活动让红色精神跨越岁月、穿透圈层,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在居民生活中闪光,更在代际交流中延续。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核心始终是让红色基因活起来、传下去。未来,这份传承将继续以更多元的实践、更生动的讲述,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熊熊燃烧。(供稿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高翔、杨影、单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翔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