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邂逅千年文脉 共绘会理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8 16:3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诺 陈旭   阅读 1.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0日-14日,北方民族大学榴光“遗”彩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会理,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寻根、红色研学、产业探访与非遗对话的实践之旅。年轻的身影穿梭于古城街巷、红色遗址、万亩榴园与绿陶工坊,在与这座城市的深度对话中,触摸文化根脉,探寻振兴密码。

访古探今,文脉传承焕新生

实践团首站来到百年金江书院,这座见证会理教育变迁的院落,如今以“文化课堂”的新姿态延续使命。经典诵读声里,青少年与历史对话;学者讲学中,文脉传承有了鲜活载体。而两千多年历史的会理古城,更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老手艺变身文创潮品,古院落改造成特色民宿,让历史韵味成为文旅发展的“活资本”。

红色足迹,精神力量励前行

在会理红军长征纪念馆,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武器,静静诉说着1935年红军长征的壮阔史诗。讲解员口中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让长征精神深深烙印在实践团成员心中。次日,巧渡金沙江遗址与皎平渡的窑洞、船工木桨,更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军民共渡”的壮举。行走间,红色基因在年轻心中悄然扎根,化作砥砺前行的力量。

陶火相传,非遗焕发青春力

实践团与千年会理绿陶展开深度对话。绿陶博物馆里,从明清器皿到现代艺术品,温润的绿色釉面下藏着时光的秘密,同学们围着老师追问“窑变”技艺,让古老展馆充满青春朝气。在创作基地,陶艺家与学生围坐讨论新设计,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碰撞出火花;体验工坊里,大家亲手捏塑陶泥,从生疏到熟练,在指尖触感中读懂“匠心”二字。

榴香满园,特色产业筑根基

从红色遗址到万亩榴园,实践团的脚步转向会理振兴的“产业引擎”。队员们挽起袖子参与疏果、修枝,在与饱满石榴的近距离接触中,体会到这颗“红果果”背后的大文章。当地干部介绍,会理石榴已形成“种植+深加工+文旅”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而与青年电商的交流中,大家更看到红色文化符号如何通过直播镜头,转化为助农增收的“金钥匙”。

从书院到古城,从红色遗址到石榴园,从绿陶工坊到田间地头,实践团见证了会理如何以文化为魂、产业为骨,让历史文脉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正如实践团成员所说:“会理的故事,是老祖宗的智慧,是革命先辈的热血,更是新时代奋斗的篇章,团队成员会带着这份收获,让青春力量为这里的振兴添砖加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诺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