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学院实践队走进博昌社区 趣味科学实验点亮乡村少年探索路

发布时间:2025-07-28 16: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博祥 李梦宇   阅读 2.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8日讯(通讯员 田博祥 李梦宇)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博昌社区的“萤火虫学堂”里热闹非凡。青岛工学院“数智青音 乡村振兴——数字化赋能乡村文育”实践队带来的一堂“漂浮的硬币”科学实验课,让社区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解锁了科学奥秘,更在心中播下了探索未知的种子。

当日上午8时,随着实践队支教组尤老师手中一枚硬币稳稳“浮”在水面,课堂瞬间被孩子们的惊叹声点燃。“硬币明明比水重,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带着这个疑问,孩子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实验容器上。尤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步步演示,引导大家观察硬币放置角度、水面弧度的细微变化,并结合生活中“露珠成球”“昆虫水上行走”等现象,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解读了“水的表面张力”这一抽象原理。

 

“我来试试!”“老师您看我成功了!”在随后的动手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小心翼翼地调整硬币姿态,反复尝试让其漂浮。当一枚枚硬币在自己手中“违背重力”地停在水面时,成就感写满了他们的脸庞。这场持续3小时的实验课,不仅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科学的奇妙,更在试错与成功的交替中,悄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专注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据了解,这堂趣味实验课是青岛工学院实践队深耕“数字化赋能乡村文育”的生动实践。与传统支教模式不同,实践队更注重以“体验式教学”搭建科学与乡村少年的连接桥梁。此次“漂浮的硬币”实验正是通过“现象观察—原理探究—动手验证”的闭环设计,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乡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点都不输给城市孩子,他们缺的是接触优质科学启蒙的机会。”实践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围绕“数字化+文育”核心,开发更多融合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的特色课程,让前沿教育理念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走进乡村,为乡村青少年的成长之路注入更多“数智”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田博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