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村党副书记:千亩茶园铺就茶旅融合路
7月24日下午,团队诚邀大湾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宇进行专访,深入了解了该村在茶产业、乡村旅游以及茶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与规划。副书记介绍,大湾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已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千余亩,茶叶一年总产量达到200万,茶产业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村庄深挖山水人文资源,积极打造集茶园观光、农事体验、精品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尤为重要的是,村两委正着力推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茶山步道、茶文化研学、茶艺表演、特色茶宴等项目,将缕缕茶香融入乡村旅游的方方面面,让游客在四季皆景的茶山中,沉浸式体验大湾村独特的茶旅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图1:团队成员采访大湾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宇)
茶农蝶变话振兴:从肩挑叫卖到荧屏生辉
7月25日,实践队深度对话大湾村村民汪达海,这位从茶农转型的金牌导游,在茶园边讲述奋斗史:曾肩挑茶叶翻山叫卖,如今通过村合作社标准化种植,茶叶收入翻番;更因精通茶文化登上央视荧幕,带动游客量增长。“炒茶锅练就的韧劲,让我把家乡山水讲成了故事!”他自信地笑道。个体奋斗的星光,让这片红色热土正将缕缕茶香酿成致富琼浆。
(图2:团队成员与村民汪达海的合影)
陈泽申老宅见证:火塘嘱托成现实
随后队员们探访习总书记考察过的陈泽申老宅,院中茶篓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熠熠生辉。陈老指着电子展屏里2016年总书记翻阅扶贫手册的画面感慨:“当年火塘边的嘱托已成现实——孙子考上农大茶学系,老宅变景点,茶艺体验日进千元!”从荧幕内外的个体奋斗到老宅蝶变的集体叙事,茶香里的振兴密码愈发清晰。(来源: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大湾茶韵•振兴筑梦”实践队 作者孙晓迪,摄影:当地村民)
(图3:团队成员探访陈泽申老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