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王海园) 7月12日,财经学院师生团队走进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镇,开展“语润天祝、推普助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纽带,以生态环保宣传为使命,在祁连山脚下的草原小镇播撒文明种子,用青春力量守护绿水青山,书写了一场“语言通、生态兴”的双向赋能实践。
抓喜秀龙镇地处祁连山东段,草原广袤、生态资源丰富,是河西走廊重要的生态屏障。实践团结合当地多民族聚居、部分群众普通话使用能力有待提升的实际,通过推普问卷调查、发放推普图文手册等,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辅助讲解,围绕日常交流、生态保护政策解读、旅游服务用语等内容开展教学,帮助村民提升沟通能力,为参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图为实践团在抓喜秀龙镇进行推行普通话调查问卷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团队紧扣生态环保主题,在抓喜秀龙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深入草原、河道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志愿者们手持工具,清理游客遗留的垃圾、废弃塑料瓶等,并向周边群众和游客宣传“保护草原就是保护家园”的理念,讲解垃圾分类、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等知识。
▲图为实践团在抓喜秀龙草原进行垃圾清扫
青春足迹印乡间,守护青山不言倦。此次实践活动,既搭建了语言沟通的桥梁,又强化了生态保护意识,实现了“推普“与“环保”的双向赋能。实践团师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推普之声与生态之歌在祁连山下交相辉映,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
▲图为实践团在活动结束后合影
撰文 | 蓝茜
图片 |蓝茜
审核 | 章玉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海园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