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安防青年大学生团队进入贾福村对九龙灯进行实地调查,在贾福村开展文化调研,学习舞龙等

发布时间:2025-07-27 17: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鑫慧   阅读 3.4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溪水潺潺绕村过,黛瓦错落映青山。在温州郭溪的山水深处,坐落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贾福村。这里风景秀丽,更孕育着一项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九龙灯。借着“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的契机,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寻龙点金团队深入贾福,探秘九龙灯文化,学习传承百年的精湛技艺,用青春创意为这项珍贵非遗注入新活力。

▲图为卫星地图截图

1探源:初遇九龙,惊艳非遗

踏入贾福村,扑面而来的是岁月沉淀的宁静与浓郁的文化气息。幽深的街巷、沿溪而建的雅致民居,诉说着村庄的故事。而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走进九龙灯灯社的那一刻。

▲图为实践团队拍摄九龙灯照片

灯社内,一盏盏造型独特的九龙灯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每盏灯内,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形灯架层叠盘旋,鳞爪毕现。在光影的巧妙映衬下,巨龙仿佛随时要破灯而出,腾空飞舞。团队成员们惊叹于其构思之精巧、工艺之繁复,深刻感受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传承:匠心接力,掌心温热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为了真正理解九龙灯的灵魂,寻龙点金团队不仅看,更要学。在灯社旁的空地上,热情的贾师傅早已准备好简易训练道具,等待着这群远道而来的年轻“学徒”。

▲图为实践团队拍摄学习舞龙照片

“握杆要稳,手腕得活,龙跟着人走,人得随龙动。”贾师傅的声音沉稳有力,掌心的老茧是常年舞灯留下的印记。他耐心地一遍遍示范、纠正:“提杆时像托着一团云,摆尾时得跟着鼓点晃,要让手中的龙感觉在喘气。”烈日当空,汗水浸湿了衣衫,手臂酸痛难忍,但看到贾师傅行云流水的舞姿,团队成员们咬牙坚持。当鼓点终于响起,九龙灯在他们手中逐渐“活”了起来,光影在灯壁上投下流动的龙影。贾师傅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就对了,九龙灯不是死物,是有魂的。你们握住的不只是杆,是贾福文化的根。”

▲图为实践团队拍摄贾定云师傅教学舞龙

这一刻,团队深刻领悟到:传承,就是让新手变成老手,让记忆变成行动,让九龙灯的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掌心永远温热。

3创生:IP焕新,点亮未来

为了让九龙灯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生,寻龙点金团队倾力打造了贾福九龙灯特色品牌IP及系列衍生品,探索数字化、现代化的创新传承路径。“贾福精选”礼盒以象征贾福的九龙山地貌为底,饰以传统纹样。盒面上,可爱的卡通舞灯少年与威严的九龙图案相映成趣。礼盒内甄选当地优质农产品,是传递贾福风味的文化伴手礼。九龙灯挂牌的深蓝底漆上手绘金色九龙,搭配吉祥祝福语。小巧精致,可作车挂、包饰,随身携带一份来自贾福的祥瑞。从承载乡味的礼盒到随身相伴的挂牌,从深度体验的研学到日常穿着的文化衫,每一款产品都凝聚着团队对九龙灯文化的热爱与创新思考。团队希望通过这些载体,让贾福九龙灯文化走出村庄,照耀更广阔的天地,吸引更多人感受这份独特的非遗魅力。

▲图为实践团队自建文创产品

4结语

在贾福的日日夜夜,九龙灯的光影与舞姿,贾师傅的言传身教,村落的静谧与文化的厚重,深深烙印在寻龙点金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中。

▲图为实践团队拍摄大合照

这次深入探访与学习,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熏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团队相信,通过青春的创意与不懈的努力,定能让这盏传承百年的“九龙灯”薪火相传,照亮贾福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期待更多人走进贾福,亲身感受这份热烈与魅力,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见证村庄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华!

撰文 | 张鑫慧

图片 | 李曹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鑫慧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3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