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思源学院“薪火相传,知行合一”实践团赴洛南县洛惠渠开启2025年暑期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5 21: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鑫钰 路如一 曾相媛   阅读 68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近日,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洛惠渠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路如一同学组织下,12名团员和群众开启红色教育之旅。他们先后走访洛惠渠党性教育基地、洛南县红色教育基地、仓颉小镇汉字文博馆及五星岛国防教育基地,深入推进党史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图1 洛惠渠全景

实践团首站抵达洛惠渠党性教育基地,深刻领悟艰苦奋斗精神。“人工天河”洛惠渠于1958年动工,历时两年多,由洛南人民用钢钎、铁锤在31.5公里悬崖绝壁上开凿而成。它不仅解决了洛南县城几十万人生活用水,还极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见证了洛南人民战天斗地、抗争命运的英雄壮举。在洛惠渠纪念馆,讲解员借助珍贵照片、文物和影像资料,生动还原当年建设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场景。

图2-3实践团成员参观洛惠渠党性教育基地

离开洛惠渠党性教育基地,实践团走进洛南县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该基地位于洛南县保安镇八道河村,占地20.3亩,依托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牺牲地建设。渭华起义失败后,唐澍等率300余人于1928年6月25日撤至洛南县两岔河继续革命,并派第一大队驻防保安镇。唐澍是刘志丹、谢子长早期革命斗争的亲密战友,其领导的渭华起义点燃西北革命烈火。在基地,大家参观了大事记广场、仪式广场、纪念广场和室内展陈等功能区。室内展陈由唐澍主题馆、洛南党史馆两部分组成,通过丰富史料和实物,展现唐澍等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及洛南地区革命斗争历史。

图4负责人为同学们讲解洛南县红色故事

随后,实践团来到仓颉小镇汉字文博馆领略汉字文化魅力。仓颉小镇位于洛南县保安镇,是国家级非遗“仓颉传说”遗迹所在地,依托仓颉造字遗迹、洛惠渠及仓圣湖等文化生态资源,打造综合性景区。在仓颉文博馆,讲解员详细介绍仓颉造字历程与意义。大家先参观仓颉圣迹二十八字碑,上面记录28个汉字,黑色石碑上的白色象形文字引发浓厚兴趣。通过观察外形、发挥想象,大家猜出部分字含义。墙壁上描绘的玄扈凤图、阳虚鸟迹、石室造字、灵龟负书、龙山授书等典故,串起仓颉造字故事线,让大家深入了解汉字起源与演变。在篆书馆、隶书馆、楷书馆、行书馆及草书馆,大家欣赏不同时期经典名作,折服于汉字文化魅力。

图5实践团参观仓颉小镇汉字文博馆

最后一站,实践团来到五星岛国防教育基地宣传党史故事。该基地以国家非遗“仓颉传说”为核心,依托保安镇自然生态及人文资源,通过仓颉小镇省级研学教育基地平台,开展国防教育、户外军事训练、素质拓展等综合项目。在五星岛国防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向基地工作人员、游客及周边群众宣传党史故事。他们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重大历史事件及革命先辈英勇事迹,让更多人了解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成员们还与基地工作人员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开展国防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共同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贡献力量。

图6-7实践团前往五星岛国防教育基地宣传党史故事并与当地村委会合影留念

此次红色教育之旅,让实践团成员接受深刻精神洗礼。大家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革命先辈精神融入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担当作为,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让汉字文化等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鑫钰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