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赋能·青春筑梦 —— 常州高校青年团队探索新能源人才培育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5 13: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买鲜 袁语蔓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张买鲜、袁语蔓)近日,常州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能源学院 “薪火工程 —— 大学生就业岗位精准匹配和能源人才生态培育计划” 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涵盖企业参访、红色教育、市民调研、校企访谈等多维度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探索能源人才培育与就业精准匹配” 为核心目标,通过走进新能源企业、对话行业专家与优秀校友、调研社会认知等具体举措,旨在激发大学生对新能源领域的职业兴趣,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深入摸清常州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为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的生态体系奠定基础,兼具现实指导意义与长远发展价值。

青年学子首站参访常州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并线上访谈校友

7 月 7 日,实践小分队首站来到常州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这里,队员们目睹了先进的充电设施和智能充电解决方案,深切感受到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通过与公司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大家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发展趋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记录,为未来在新能源行业就业积累知识、做足准备。

当天下午,小分队线上采访了优秀毕业学长学姐。学长学姐们从考研与就业两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让队员们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图为暑期实践小分队采访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人员

青年学子参观瞿秋白与恽代英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

7 月 9 日上午,队员们参访了瞿秋白纪念馆与恽代英纪念馆。在瞿秋白纪念馆,凝视着先生的雕像,队员们仿佛触摸到信仰的余温,深刻体会到他以文弱书生之肩担起时代巨痛,从容赴死的坚定理想信念。步入恽代英纪念馆,“浪迹江湖忆旧游” 的手稿墨痕犹新,先生“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 的呐喊振聋发聩。这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洗礼,先辈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队员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图为暑期实践小分队参观恽代英纪念馆

青年学子分组开展市民调研收集多方观点

7 月 10 日下午,小队分为两组,分别到武进吾悦和江南环球港进行市民调研。调研聚焦能源专业大学生就业挑战,设计的问卷内容围绕市民对新能源行业的认知、大学生从事能源领域工作的看法等展开。通过收集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市民的观点,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图为暑期实践小分队在武进吾悦进行市民调研

▲图为暑期实践小分队在环球港进行市民调研

青年学子参访上海中如智慧能源集团感受行业实力

7 月 11 日下午,小分队来到上海中如智慧能源集团。该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PEC 能源合作伙伴成员单位,拥有 300 多项自主研发专利、13 项建筑资质、5 项特种安装资质,在国内新能源电力工程领域颇具影响力。队员们采访了集团经理,参观了公司不计其数的奖项、智能化装备,感受着工人们专注的工作态度。大家详细了解了各式各样的储能系统、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布局,深深感受到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强大实力,对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图为暑期实践小分队参观上海中如智慧能源集团

青年学子采访常州大学储能专业系主任拓宽专业视野

7 月 12 日下午,队员们采访了常州大学储能专业系主任汪士凯教授。从教授的讲解中,大家了解到储能行业的布局、新型岗位、新兴技术以及面临的挑战,拓宽了专业视野。

▲图为暑期实践小分队合影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仅提升了沟通能力、调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深入了解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团队的实践成果将为推动常州能源行业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贡献力量,也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新能源领域,为践行绿色理念、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而努力。


撰文 | 袁语蔓

图片 | 张买鲜 袁语蔓

审核 |袁语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买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