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莫维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南宁理工学院“蒲公英计划·支教志愿服务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广西桂林奔赴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坞墙镇校张庄小学,开展了为期十九天的“三下乡支教”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承与创新:匠心独运启童智
在非遗漆扇和扎染课堂上,团队成员化身传统文化的引路人不仅向孩子们展示了精美的漆扇和色彩斑斓的扎染作品,更手把手地教他们制作技巧。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艺术世界的大门。漆扇,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团队成员从漆扇的起源、发展到制作工艺,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的展示,让孩子们领略到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在动手实践环节,孩子们在扇面上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美好画面;用颜料进行扎染,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图案。在这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的种子悄然在心底种下。
这不仅是一次手工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启蒙。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支教志愿服务团的团队成员们正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让乡村孩子们从小接触非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漆扇的历史 段舒云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和小朋友们与漆扇成品合照 沈王惠 供图
暑期安全教育:守护童年护成长
孩子们的安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志愿服务团开设了暑期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涵盖防溺水、心理健康教育、法律知识科普和用电安全等多个方面。在防溺水课程中,团队成员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模拟演示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并掌握了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趣味游戏、互动交流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法律知识科普课程上,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为孩子们讲解了与他们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用电安全课程则通过直观的演示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为他们的暑期生活筑牢了安全防线。
这些课程的开展,体现了国家对乡村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重视,也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活富裕”目标,只有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乡村的未来才有更坚实的保障。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情绪的类型 梁婉君 供图
艺术启智润心:多彩课堂绽芳华
艺术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课上,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唱响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让他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鉴赏能力。美术课上,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丽世界,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画作展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手工课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手工作品,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而物理小实验课程则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艺术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艺术和科学的种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艺术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艺术启蒙,孩子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人才。
▲图为团队成员和同学们合照 段舒云 供图
知识科普启智:文化润心共成长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志愿服务团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科普课程。八一精神课程上,团队成员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让孩子们了解了八一精神的内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二十四节气课程则将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让孩子们在了解节气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八大行星课程带领孩子们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秘,激发了他们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广西地域文化课程则让孩子们领略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文化包容和多元思维。
这些知识科普课程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为他们开启了一扇扇通往新知识领域的大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更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知识就是力量,只有让乡村孩子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才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乡村的长远发展培养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接班人。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广西玉林文化 莫维强 供图
南宁理工学院“蒲公英计划·支教志愿服务团”的“三下乡支教”活动,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乡村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为他们带来了知识、欢乐和希望。虽然时间短暂,但意义深远。团队成员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次支教活动不仅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和感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舒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