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郭学灵 李燕 张馨文)“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浪潮下,7月22日,恰逢大暑节气,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微光成炬社会实践团队在双流蓓蕾乡村托管班的乡村伴读活动,在夏日蝉鸣与书香交融中进入第二天。
上午9时,乡村托管班的教室里飘着淡淡的墨韵书香。团队成员带来《神奇校车·气候大挑战》与《格林童话精选》两本书,前者用童趣插画解析自然现象,后者以奇幻故事滋养心灵。朗读《神奇校车》时,志愿者李江川特意停在“夏季炎热”的章节:“今天是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就像书里的‘太阳公公火力全开’哦!”一句话勾起孩子们的好奇,顺势展开的“大暑小课堂”就此开启。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解大暑节气。陈瑶 摄
团队成员胡富聪拿出提前准备的手绘插画:“看,这是农民伯伯在大暑前后收割稻谷,就像我们昨天读的书里,小熊为了过冬储存蜂蜜——大自然有自己的时间表呢!”他还讲起“大暑晒伏”的习俗,“古人会把衣服晒在太阳下,就像给它们‘洗澡’,我们读完书也要把书本晒一晒,让知识更‘明亮’呀!”简单的比喻让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分享家里夏天的趣事。
图为团队成员给孩子们讲述节气故事。何彦宁 摄
深度讲解环节,团队将节气与书本内容巧妙联结。解析《格林童话》中“森林夏日”的片段时,团队成员冷蔼媛引导孩子们观察:“故事里的小动物躲在树荫下,就像我们现在躲在教室里——大暑天要学会照顾自己哦。”这种“阅读+生活”的教学方式也让传统文化自然融入课堂。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阅读书籍。李江川 摄
下午的分段解读练习中,孩子们抱着书本跃跃欲试。当读到《神奇校车》中“动植物如何避暑”时,志愿者高俊阳趁机拓展:“小狗伸舌头、树叶卷起来,都是它们应对大暑的办法,就像我们会吃西瓜、吹风扇一样。”随后的同类书目推荐环节,团队为孩子们准备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扉页上用彩笔写着:“大暑读这本书,就像和大自然做朋友。”
活动尾声,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制作“大暑小卡片”,有的画着大大的太阳,有的写上“今天要多喝水”,还有的把课堂上学到的节气故事画成连环画。这些作品将和阅读笔记一起,纳入团队为每个孩子建立的“成长档案”。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郭学灵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次活动正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以节气为载体,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团队负责人张馨文表示:“把节气文化藏进阅读课,是希望孩子们知道,书本之外的自然万物,也是一本读不完的好书。”据悉,后续活动中,团队还将结合乡村生活实际,继续开发“阅读+民俗”“阅读+自然”的特色课程,让乡村阅读课更接地气、更有生气。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张馨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