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科学交织,点亮暑期实践奇妙之旅——“诗韵探寻,雅句传薪”实践团队关于诗词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4 10:4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冯梓铭   阅读 95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通讯员冯梓铭 华赟子)2025年7月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诗韵探行,雅聚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泰州市斜桥社区,开展了一场诗词与科学融合的科普活动,将诗词的韵律与科学的奥秘巧妙融合,为当地社区小朋友们打造了一个文化与科学交相辉映的别开生面的暑期课堂。


诗仙引路:月光下的浪漫与科学启蒙

活动当天,实践团队成员徐帆以"诗仙"李白的传奇人生为引,带领孩子们走进《夜宿山寺》的奇幻世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徐帆用生动的语言解析李白如何以夸张笔法勾勒楼宇之高,并引导孩子们感悟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她指出,“危楼高百尺”中的“危楼”并非实指,而是用夸张手法表现楼之高耸;而“手可摘星辰”更是将想象推向极致,让孩子们瞬间理解诗歌的奇幻与壮美。在情感传递上,徐帆引导小朋友感悟,启发孩子们体会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高远境界的向往,正如孩子们仰望星空时,心中也藏着对宇宙奥秘的无限好奇。

图为主讲人徐帆带领朗诵诗词。朱琴供图。


光影探秘:从诗词到科学的跨界对话

在解析《月下独酌》的创作背景后,徐帆巧妙转入科学环节。她播放一段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科普视频,“光从太阳出发,穿过云层、窗户,最后照亮我们的房间——这就是李白看到的星辰!”随后徐帆带领孩子们进行“影子实验”:用手电筒照射不同物体,观察光影变化,并模仿李白“举杯邀月”的姿势,探索光的反射原理。在影子实验环节,孩子们争相调整手电筒角度,观察光影如何"变身"为李白杯中的酒影。
“原来诗歌里的‘明月’和科学中的‘光’可以这样对话!”一名孩子兴奋地喊道。徐帆借此引导:“就像李白用想象突破现实,科学也需要用实验验证猜想。”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理解了光的传播规律,更体会到“诗中有科学,科学有诗意”的奇妙联结。


童心逐梦:文化与科技的双向滋养

“看到孩子们从诗词中感受美,在科学中体验乐趣,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主讲人徐帆感慨道。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诗词+科学”的创新模式,通过更多元的活动设计,激发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发现精神。

图为徐帆与孩子一起进行影子实验。朱琴供图。

活动尾声,参与此次实践的成员们也收获颇丰,孩子们的反馈印证了跨界教育的魅力。他们表示,将诗词与科学巧妙融合,不仅打开了孩子们认知世界的新窗口,也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他们心中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的奇妙旅程。在未来,团队也会创新更多的模式去开导和帮助小孩子们学习和感悟,让他们积极参加,增强自我的动手和发现能力。

图为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合影。朱琴供图。


兴趣与成长的双向奔赴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容器。”这场暑期社会实践,是一场打破学科边界、融合文化与科技的创新尝试。它以诗词为舟,以科学为帆,将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现代知识的灵动巧妙结合,让古典诗词在孩子们心中焕发新的活力,也让科学探索披上诗意的外衣,悄然扎根于童心沃土。(记者 朱琴 通讯员 华赟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梓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