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畲乡,推普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24 10:4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中一   阅读 93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5年7月4日至7月7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教润畲乡,文化筑同心”走进漳浦县湖西乡,在漳浦民族华侨中学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深入蓝廷珍府第、闽台畲族博物馆、蓝氏家庙等地进行调研。此次活动以漳浦民族华侨中学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普通话基础能力的培训以及特色文化课堂,实践队队员以分组授课的形式,分设五个特色课堂,分别是“溯经典、书经典、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旨在通过特色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闽台畲族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振兴与两岸文化交流。

童语同音,趣味推普

7月6日上午,漳浦县民族华侨中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朗朗书声,“诗教润畲乡,文化筑同心”实践队的首场普通话教学课正式开启。实践队成员肖雯卿站在讲台上,以普通话发展渊源为切入点,展示汉语韵母的定义及其构成,引导学生辨析元音、辅音以及零声母的区别。“同学们谁想试试这个断句大挑战:‘校服上除了校徽别别别的让你别别别的别别的你非得别别的’”,随着姜玉霞的示范朗读,教室里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跟读声。姜玉霞和蓝晓文从理论到实践,详细讲解了语音声调的变化,让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语音的流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推普课程上为孩子们授课。肖雯卿 供图

典润畲乡,共品琴音

在古琴文化课堂上,实践队队员以“唱经典”的方式将古琴弦歌带入校园。曾王渝以古琴的基础指法开启课程,向同学们介绍古琴的“勾”和“挑”,接着展示减字谱,向同学们传授读谱、识谱的方法。翁幸婷则围绕《诗经·桃夭》展开教学,她先逐字讲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中 “夭夭” 形容花木美丽茂盛、“灼灼” 描绘花开鲜艳的含义,带着同学们理解诗歌对新娘的赞美与祝福。随后,曾王渝拨动古琴琴弦,古朴的旋律流淌而出,翁幸婷引领同学们吟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诵读声与弦歌交织,让大家亲身感受古典诗词与传统乐器融合的独特美感,不少同学沉浸其中,课后还围着实践队员追问古琴知识。

  图为唱经典课程上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教授古琴指法。林城颖 供图

书法教室里,胡亚萍握着学生的手示范硬笔楷书的起笔要领。“横画要写得平稳,像扁担一样两头稍顿”,随着笔尖在纸上滑动,一个工整的“人”字逐渐成形。这位同学是第一次接触书法,她坦言:“以前觉得写字只要工整就行,现在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讲究,写‘福’字的时候,感觉自己在传承一种特别珍贵的东西。”实践队还将经典诗词融入书法教学,学生们在书写《诗经·桃夭》选句时,不仅练习了笔法,还加深了对古典文学的理解。

文化寻根,调研走访

7月6日上午,“诗教润畲乡,文化筑同心”实践队的调研活动在蓝廷珍府第拉开序幕。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队员们仔细观察着门柱上“平台伟绩垂青史,治台功勋励后人”的楹联。“蓝廷珍在担任台湾总兵期间,推动了中部山区的开发,这副楹联正是对他功绩的肯定。”府第讲解员介绍道。实践队成员蓝晓文一边记录,一边用手触摸着斑驳的门柱,“这些历史遗迹就像活的教材,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两岸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在府第的展柜中,一份泛黄的《治台章程》复印件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上面详细记载了蓝廷珍治理台湾的措施,字迹虽模糊却透着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在闽台畲族博物馆内,“蓝氏三杰”的事迹展成为实践队调研的重点。讲解员指着一幅澎湖海战图介绍:“蓝理在这场战役中腹部被炮弹击中,肠子流出仍坚持战斗,最终协助清军收复台湾。”实践队成员李中一在笔记中写道:“从蓝理的英勇作战到蓝鼎元的《平台纪略》,每一段历史都在诉说两岸不可分割的联系。”博物馆里的畲族服饰展区,一件绣有凤凰图案的嫁衣引起了队员们的讨论,讲解员解释:“这种刺绣工艺在台湾的畲族聚居区也能见到,是两岸畲族文化同源的见证。”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闽台畲族博物馆内参观。林城颖 供图

石椅村蓝氏家庙的正厅内,“同宗共茂”“远洋思亲”等匾额格外醒目。家庙的讲解员告诉队员们:“每年都有台湾的蓝氏宗亲回来祭祖,这些匾额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寄托。”队员们注意到,家庙的供桌上摆放着两岸畲族宗亲共同捐赠的香炉,炉身上雕刻的花纹融合了两岸畲族的传统工艺特色。

成果汇演,共话经典

7月7日下午,漳浦民族华侨中学的会议厅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果展示活动。学生们表演了《诗经·桃夭》的古琴弦歌,吟唱声与古琴声交织,展现出古典文化的韵味;戏剧《词剑争鸣》的片段表演中,学生们身着戏服,将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实践队指导老师曾子蓥表示:“通过这三天的活动,我们看到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被点燃,这正是文化传承最坚实的基础”。识经典、习经典、爱经典,以经典文化为纽带,让各民族像石榴果实一样,籽籽相拥,共同汇聚起强大的国家向心力。

图为实践队与学生的成果汇演。林城颖 供图

此次漳浦之行,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实践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既让畲乡学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探寻闽台文化根脉、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积累了丰富素材。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整理活动成果,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的魅力,为传承中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通讯员 李中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中一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