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5年7月17日重庆中医药学院通识学院康暖大足社会实践团响应“三下乡”号召,奔赴大足区高坡村,一头扎进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从玉米垄间的挥汗劳作,到为村民洒扫庭除的细致服务,他们以青春之姿丈量土地温度,用实干行动聆听民生期盼,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里,书写饱含烟火气与责任感的青春注脚。
图为”康暖大足“实践团前往大足高坡村
玉米田里的“青春课堂”:从课本到泥土的成长课
大足区高坡村的玉米地,暑气蒸腾。重庆中医药学院实践团,俯身于葱郁垄间。饱满的玉米棒沉甸甸坠在秸秆,成员们分工协作--辨果实、稳掰取、快装筐,不多时,汗水便浸透衣背。除草环节,成员们蹲身田垄,双手在泥土与作物根系间精准穿梭,将争夺养分的杂草连根拔除,确保玉米苗“吃得饱”“长得好”。
▲图为成员切身掰玉米
在掰玉米的间隙,老伯在旁悉心指导:“掰玉米讲究快准稳,别伤了秸秆影响后续。除草得除根,不然一场雨又得‘卷土重来’,这些农把式,是庄稼丰收的‘密码’。”这场沾满泥土芬芳的实践,让学子们对“粒粒皆辛苦”有了具象体悟。
▲图为”康暖大足“实践团全体成员劳作
村居焕新的“青春力量”:扫净角落,暖了人心
同一时段,在高坡村的农户家与公共区域,另一组实践团成员也火力全开。成员们们分组探访村内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走进阿婆家中,成员们默契分工:扫院落、擦家具、规整杂物,动作利落又细致。原本略显杂乱的屋子,很快窗明几净、井井有条。阿婆拉着成员的手笑眼弯弯:“这些娃娃比自家晚辈还贴心,家亮堂了,我心里也亮堂堂的!”
▲图为实践团成员协助农户清扫
杂草消失的“青春活动”:斩草护花,亮了心窗
花坛边,年轻的身影忙碌起来。成员们分组协作:有人蹲下仔细拔草,有人麻利地清运杂草。汗水湿透衣背,泥土沾满裤腿,默契配合下,原本充满的花坛很快清爽整洁,被解放的花坛舒展身姿,精神焕发。路过的工作人员笑赞:“这帮孩子真像勤劳的园丁,花坛看着就叫人欢喜!”
▲图为成员与清除杂草的合照从高坡玉米地的躬身耕耘,到农家院落的细致服务,再到花坛里的细致除草,重庆中医药学子以汗水为墨、行动为笔,在大足这片土地书写青春担当。他们擦亮的不仅是村庄角落与农舍,更是青春与乡土共振的价值底色;收获的不止是农事技能与实践经验,更是对土地的深沉理解、对乡亲的真挚共情。当青春力量融入田野肌理,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必将因这股年轻动能,添上更生动、更温暖的色彩。▲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采摘玉米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蕊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