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张牌”,乐陵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 ——中国海洋大学青年学子社会实践助力革命老区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22 19: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鼎豪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2025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OUC潮汐青年派队”深入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朱集镇,开展主题为“AI赋能两红(红枣、红色文化)文旅融合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乐陵得天独厚的金丝小枣资源、深厚的冀鲁边区革命历史底蕴以及影视城载体,探索文旅深度融合与乡村振兴新路径。朱集镇党委委员鞠广睿在座谈中表示:“乐陵拥有红枣、红色文化两张‘金名片’以及影视城这一‘种子选手’,当前正着力推动资源转化,提升游客体验和产业价值,对AI等新技术的应用探索持开放态度。”

实践队同朱集镇党委委员鞠广睿、团委姚家宁书记开展座谈会

第一张牌:金丝小枣,帮助产业智慧升级

作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乐陵红枣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团队走访了鑫福康食品有限公司、枣林幽境红枣合作联社等地发现,尽管产品有着“无添加、纯天然”的特色,但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有限等问题仍制约产业发展。“再好吃,不宣传,没人知道你,那也卖不出去。”玲珑源热卤店老板道出了枣农和企业的普遍心声。部分企业鲜果销售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较弱。

实践队在中华枣博园调研

为破解推广难题,团队建议引入数字人直播、AR场景展示等技术手段,生动讲述枣林故事与传统工艺。同时,探索利用AI工具辅助设计红色主题枣品文创包装,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与吸引力。企业也表达了想与电商直播深化合作的意愿,同时借助数字营销来拓展市场。

第二张牌:红色记忆,沉浸体验冀鲁边精神

乐陵是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年接待游客量可观。然而,团队在市民走访和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前参观形式以静态展览为主,对散客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吸引力略显不足。“现在来参观纪念馆的大多是单位组织的团队,平时散客不算多。”一位朱集镇超市经营者坦言,并期待红色资源能与红枣、影视城联动,创造更多价值。

实践队在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针对提升沉浸感与互动性,团队提出在纪念馆引入VR/AR技术,例如打造“枣林阻击战”虚拟场景体验,让历史“活”起来。同时,探索开发智能语音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个性化、便捷的讲解服务。依托影视城资源,合作开发游客可参与的红色情景剧(如“常大娘救伤员”),也被视为活化历史、增强吸引力的有效途径。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正积极寻求技术手段提升展陈效果。

第三张牌:影视基地,搭建红色文旅新舞台

乐陵影视城自开园以来迎来持续客流高峰,周边饭店经营者欣喜地表示"影视城的高流量大大带动了周边经济,饭店也迎来更多客人"。在产业联动发展方面,面粉厂经营者提出"期待提升村民参与影视产业深度",玲珑源餐饮从业者观察到"枣林夜市人气旺盛,影视城引流效应显著,本地特色农产品展销潜力有待释放"。

面对特色农产品价值提升课题,实践团队结合多方建议提出创新方案:在影视城规划沉浸式枣文化体验区,游客可参与晒枣工艺,扫码定制融合红色文化的特色礼盒;构建"影旅农"联动通票体系,实现景区资源互惠共享;运用AR技术在古枣园打造"枣林记忆"数字化展陈。针对数字技能提升需求,团队建议深化银发群体电商培训机制。总体上,通过影视拍摄、旅游体验与农产品销售的三维联动,打造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新范式。

实践队在广场收集问卷,邀请当地居民为乐陵建言献策

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和红色场馆,运用专业知识为乐陵文旅融合把脉献策。团队提出的“打好三张牌”思路,将红枣产业、红色文化与影视资源有机结合,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品牌营销、沉浸体验、互动消费等环节的应用可能性,为革命老区文旅产业升级注入了青春智慧与创新活力。团队负责人丘海心表示:“团队希望通过所学,助力乐陵宝贵的红色基因和特色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乡亲。”

实践队在枣林幽境红枣合作联社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鼎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