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扎祁阳古艺 直面传承危局 青春代言新声——湖南工商大学青年学子“三下乡”探祁阳祁剧

发布时间:2025-07-21 12: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蕊 袁香晨 孙鼎   阅读 9.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0日,湖南工商大学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超能陆战队”实践团深入湖南祁阳市祁剧团,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的传承现状展开深度调研。实地探访揭示了这门古老艺术的璀璨魅力,更直面其在新时代下遭遇的严峻生存危机。

图为实践成员与祁剧成员合照。孙鼎供图

清晨的祁阳剧场排练厅,汗水早已浸透了小演员们的衣衫。在老师傅“腿绷直!腰下沉!圆场稳!”的严厉口令中,孩子们一丝不苟地练习着踢腿、下腰、圆场等基本功。面对“学戏苦吗?”的询问,学员们相视一笑,响亮回答:“苦!但听到台下掌声就值了!”这份赤诚的热爱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场景,深深触动了实践团成员。

图为实践成员与祁剧演员学习。姚思凯供图

这份源自汗水与掌声的赤诚热爱,与朱纹正团长沉重的警示形成了鲜明对照。在排练厅外,朱团长向实践团成员们详细剖析了祁剧面临的生存危机,其严峻程度令人揪心。

“招学员,一年比一年难,”朱团长望着排练厅里远少于往年的年轻身影,语气中满是无奈。他坦言,愿意沉下心吃苦学戏、扎根祁剧的年轻人已是凤毛麟角。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倾注心血培养出的好苗子,常因待遇、发展空间这些现实问题,流向大城市或转行。人才流失,看着真让人痛心疾首。”这并非孤例,数十年间几批学员的流失轨迹清晰可见。

与此同时,观众群体的断代问题同样尖锐。“台下坐着的,多是白发苍苍的老观众,”朱团长分析道,“年轻一代对祁剧的认知度低,兴趣更是淡薄。”传统剧目的上座率持续走低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剧团努力走进校园、社区播撒种子,但受限于经费、渠道以及创新探索尚未完全找到年轻市场的“钥匙”,效果难言理想。“打开年轻市场,让祁剧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这条路走得艰难。”

而横亘在剧团面前的另一座大山,则是传承与创新的两难抉择。面对现代娱乐方式的强力冲击,朱团长深感矛盾重重。“祁剧的精髓是命根子,必须死守,”他强调,“可不变革也不行。”探索新剧目、新形式,拥抱现代传播手段,让这门古老艺术能被今天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这个微妙的平衡点,剧团仍在艰难地摸索前行。

图为采访祁剧副团长朱纹正。孙鼎供图

朱团长的警钟,不仅为祁剧,也为众多濒危的文化瑰宝而鸣。守护行至“最危险时候”的国粹,仍需青年从旁观走向行动:主动了解、传播非遗,为其发声;走进剧场,用支持注入活力;发挥创意,架设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当青年自觉肩负使命,成为传承的“火种”与“活水”,濒危的国粹方能重焕生机。这,是时代赋予的青春担当。

团队: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 超能陆战队

文: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 唐蕊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袁香晨

图: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 姚思凯 孙鼎

审核老师:朱世迎

联系方式(微信):tr19146854567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