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科技与活力浸润中学课堂——德州学院学子赴滨州阳信支教

发布时间:2025-07-18 16: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文灿   阅读 76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孙文灿)为深入推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奉献青春,7月8日12日,德州学院能源与机械学院“青春能创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滨州市阳信县第三实验中学,以专业所长为支撑,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用“文化+科技+运动”的创新课程矩阵,为中学生们打造了一堂堂有温度、有深度、有活力的特色实践课。

非遗指尖传习:让千年文脉扎根青春心田

“老师,您看我画的牡丹扇面!”“我的扎染手帕像星空一样!”非遗传承课堂上,中学生们举着亲手完成的作品雀跃不已。志愿者们化身传统文化传播者,细致讲解漆扇绘制的笔法韵律与扎染工艺的千年传承,手把手指导学生在素扇上勾勒纹样,在蓝白浸染中感受“扎缬”技艺的随机之美。当孩子们触摸着自己创作的漆扇纹理、展开独一无二的扎染布料时,非遗文化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指尖可触的温度、心中可感的文化自信。这一堂堂“活态传承”课,让青少年在实践中读懂非遗背后的匠心与文脉。

图为团队成员与同学们共同展示漆扇课堂成果

科创趣味探秘:让科学种子在好奇中萌芽生长

“溶液结晶真的能‘种’出玫瑰?空气居然能把纸杯推倒!”科学探秘课上,一个个奇妙实验让中学生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志愿者们结合专业优势,将物理力学、化学原理转化为“水晶玫瑰”结晶实验、“空气炮”气压演示、遥控小车组装等趣味项目。学生们在观察溶液渐变中理解化学变化,在调试小车齿轮中掌握机械原理,在“动手做”中“动脑想”,在“玩中学”中“悟原理”。课堂上的惊叹声与讨论声交织,科学探索的种子在一个个趣味实验中悄然萌芽。

 图为团队成员与同学们共同展示手工遥控汽车课堂成果

律动青春飞扬:让运动活力赋能成长底色

操场上,韵律操的节拍与欢笑声交织成青春的乐章。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志愿者们设计了融合舞蹈韵律与体能训练的特色课程:从基础动作的专业示范,到分组竞赛的协作配合,再到创意编舞的个性发挥,让学生们在奔跑跳跃中增强体魄,在团队排练中学会协作,在艺术表达中释放活力。汗水浸湿衣衫,笑容绽放在脸庞,这堂充满活力的体育课,不仅锻炼了身体素质,更让青少年在运动中感受成长的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在舞蹈课堂上指导学生练习拉丁舞

此次支教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将非遗传承的文化厚度、科创实践的思维深度与体育艺术的活力温度有机融合,为素质教育注入了青春动能。课程既有文化传承的坚守,又有科技创新的探索,更有青春活力的绽放,让中学生们在多元体验中收获知识、培养兴趣、树立自信。

 

图为实践团队全体与学生合影

未来,德州学院能源与机械学院将持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品牌,让更多青年学子带着专业所长走进基层校园,用青春力量搭建起优质教育资源的桥梁,让文化之美、科学之光、成长之力照亮更多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文灿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