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生态修复、产业更新成为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乡村空间不再仅作为传统农业与居住场所,而逐渐演变为承载文化、生态、经济功能的复合型生活单元。在此背景下,推动乡村产业业态创新与文化价值再造,已成为政策驱动与发展实践的共识方向。借此契机,浙江农林大学“竹韵溪创”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七月中旬前往湖州市安吉县报福镇深溪坞村,围绕村内两处富有潜力的闲置空间——老木板厂与汤家山观景平台展开调研与设计探索,为该村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为安吉县报福镇深溪坞村
深溪坞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地处天目山北麓群山环抱的峡谷地带,是黄浦江源头的重要生态节点。村域生态资源丰富,竹林覆盖率超过90%,拥有4.4万余亩生态山林,盛产高山绿茶、石笋干、山核桃、野生蜂蜜等特色物产。境内深溪河绵延20余里,溪水清澈、溪石嶙峋,构成“深溪大峡谷”天然景观。除了生态基础良好,深溪坞村还拥有显著的地质与人文资源。村中“大石浪”景区为亚洲最大裂谷石浪,是第四纪冰川遗迹,被列入省级地质保护名录,具备稀有的科普与生态游憩价值。
▲图为贯穿深溪坞村的溪流
▲图为深溪坞村竹林景观
团队在村委的带领下,对老木板厂和汤家山景观平台进行了实地勘察,采集数据,进行详细测绘,并从专业的设计角度提出了活化空间的方案。
▲图为团队实地考察设计场地
随后团队也通过与村委的座谈更深入地了解当地需求,由于村庄受地理位置限制,整体分布呈线状,场地服务功能并不能很好覆盖村民,因此在针对设计场地的服务功能时将主要围绕游客展开。
▲图为实践团队与村委座谈
此次调研不仅是对现有闲置空间的初步分析,也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基础。“竹韵溪创”团队通过创意设计,将为深溪坞村的空间更新与产业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案,帮助村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吸引力,并为未来的乡村振兴绘制出一幅美丽的蓝图。
撰文 |陈昊
图片 | 浙江农林大学“竹韵溪创”暑期社会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滕颖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