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 月 9 日至 10 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枣跃沧海”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黄骅市孔店示范园区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座谈交流、田间走访、市场调研、车间参观等形式,全面考察冬枣产业的种植技术、产销模式、加工工艺及市场化发展路径,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座谈交流,共话冬枣产业发展新路径。在孔店村两委组织下,实践团与当地技术员、种植户及加工企业代表展开座谈。村支书介绍了孔店冬枣从传统种植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发展历程,强调“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技术员赵永详细讲解“肥调一体化”技术,种植户分享“合作社+农户”模式带来的收益提升,加工企业代表则指出深加工是突破市场同质化的关键。团队围绕土壤改良、产销对接等问题深入交流,记录关键信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田间走访,探寻科学种植的“技术密码”。实践团走进枣种植基地,实地观察盐碱地改良技术及科学管理方式。正值夏季修剪期,果农现场示范枝叶调控技术,讲解如何提高坐果率。团队成员边学边问,深刻体会到当地“家家有技术明白人”的实干氛围,并对黄骅冬枣的品质优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市场调研,解码冬枣产业链配套升级。团队走访当地农资市场,调研种苗、有机肥等配套产业发展。调研发现,农资供应已形成“技术指导+全品类服务”模式,电商渠道全面铺开,直播带货、大数据分析助力产销精准对接,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高效衔接。
企业探访,深加工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团队先后调研了果美、天丰两家生态食品公司,深入了解冬枣深加工技术及市场挑战。企业负责人介绍,脆冬枣等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但面临原料季节性波动、研发成本高等问题。在车间参观中,团队观摩了全自动化生产流程,从清洗分级到真空油炸、品质检测,每一环节都体现标准化与科技赋能。
此次调研让团队深入了解冬枣产业全链条发展现状。后续,团队将梳理调研数据,形成分析报告,提炼成功经验与优化方向,为当地及其他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提供参考,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人:胡珊珊、王瑞欣、王景萱
图 片:王景萱、刘思佳、刘洪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浩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