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渡长堤锁蛟龙,花园故道诉沧桑 ——水利学院“遇‘践’九曲安澜,共‘履’绿韵新章”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7-18 13: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买雨萱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深入理解水利工程泽披千秋的伟大意义,激发实践队员投身水利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遇“践”九曲安澜,共“履”绿韵新章实践队一行,迎着朝阳前往郑州马渡黄河大堤,开展专项活动,实地感悟千年“将军坝”承载的厚重黄河历史。

▲图为实践队员与指导老师在马渡阁前合影

登上大堤,“马渡黄河”碑刻便映入眼帘。实践队老师结合碑文,向实践队员介绍了“泥马渡康王”的传说。队员们深刻地体会到,这些石刻碑文不仅是黄河沧桑岁月的无言见证,更是中华治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无声诉说着母亲河的壮阔与坚韧。

随后,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它一侧的马渡阁。老师以这座大坝为实例,将课堂搬至现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坝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黄河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他勉励立志水利事业的华水学子,要传承先辈智慧,勇担时代赋予的治水兴水重任,为民族复兴贡献水利力量。

▲图为指导老师为实践队员讲解

登上大堤观景台,黄河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在此,老师回顾了花园口决堤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花园口被炸决堤,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的进攻,却导致黄河改道,形成广袤的黄泛区,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这段沉痛历史警示后人,治水须统筹安全与发展、当前与长远。老师强调,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及全民生态意识的提升,黄河正逐步恢复其安澜面貌。历史的警钟长鸣不息,守护黄河长治久安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图为实践队员自发清理河岸垃圾

理论学习之余,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守护母亲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在黄河岸边开展垃圾清理行动。顶着烈日,队员们仔细搜寻、捡拾散落在堤岸、草丛中的塑料袋、饮料瓶、烟头等废弃物。汗水浸湿了衣衫,但看到手中逐渐装满的垃圾袋和身后更加洁净的河岸,队员们倍感欣慰。这看似微小的行动,正是“共‘履’绿韵新章”理念的生动实践。队员们表示,保护黄河不仅需要宏大的工程与法规,更需要从身边点滴做起,汇聚起全民护河的磅礴力量。唯有将敬畏之心与切实行动相结合,历史的警钟才能真正化为守护的动力,让母亲河永葆生机,让“绿韵”长存于九曲安澜之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买雨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