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红芯智绘”党建宣讲团赴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杨花村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团队以“寻找可爱的红星小英雄”为主题,通过讲述抗战时期少年英雄的故事,为17名村里的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文化教育课,在童心中播下信仰的种子,引导他们在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
少年无畏:烽火少年挺身而出,信仰之光照进童心
在“红芯智绘”党建宣讲团的红色课堂上,两个少年英雄的故事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孩子。他们虽年纪尚小,却在战火中选择了最勇敢的担当。
图为队伍成员讲述少年英雄王二小事迹
王二小,13岁的儿童团员,在敌人扫荡之际将日军引入八路军埋伏圈,用生命守护乡亲。他不是士兵,却完成了战士的使命;他不是成人,却作出坚定的抉择。宣讲员通过连环画导入,结合互动提问“如果你是王二小,会怎么传递情报”,激发孩子们的代入感与参与感。“点燃信号树”“奔跑传信”成为孩子们踊跃回答的关键词,在思考中,他们触碰到少年英雄的智慧与胆识。
紧接着,谢荣策的故事将课堂氛围推向深处。他16岁加入儿童团,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毫不屈服,大声喊出:“怕死就不参加儿童团!”最终英勇就义。他用短暂一生诠释了信仰的分量,也让孩子们在其中感受到了忠诚与牺牲的力量。
两位少年,一个用行动引敌入伏,一个用誓言守护秘密,他们的身影穿越时空,映照在新时代少年的眼神中。通过队员们的图文讲解、情景模拟和关键词引导,孩子们理解了“勇敢”“忠诚”“机智”的精神内核,也在心底悄然立下成长的誓言:珍惜当下,勇于担当,不负韶华。
精神闪光:红色记忆入童心,信仰之火伴成长
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少年英雄所处的时代背景,宣讲团运用图示和情景再现,生动还原了红军战士“啃干粮、睡地铺、边打仗边识字”的艰苦岁月。画面中,那些坚韧不拔的战士们不畏饥寒,用知识和信念支撑着信仰的火种。孩子们凝神聆听,一位男孩轻声说道:“他们条件那么艰苦,却从未放弃战斗,真是让人敬佩。”孩子的感言道出了对先辈的敬意。
图为孩子们向队伍成员讲述感受
进入尾声,实践团还发放了“红星小英雄行动卡”,引导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成长誓言”。有人书写坚持学习的决心,有人立下勇于担当的志愿,也有人承诺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简短的字句里,满载着他们纯真的信念与蓬勃的生命力。这些稚嫩却坚定的承诺,如种子般在童心扎根,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下,正静静孕育着未来的光芒。
一张张行动卡,连接起红色历史与当下生活,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信仰之火,在童心中熊熊燃烧,照亮成长的路途。“通过少年英雄与当代少年的精神对话,让红色基因从‘听得进’转化为‘记得牢’‘做得实’的成长动力。”实践队员朱鹏祺说,“红色教育不能停留在讲义里,要从小从心扎根。”
青春传声:引领下一代点亮信仰灯塔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始终坚持将思想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此次宣讲团成员就以少年英雄故事为切入点,引导新时代少年深刻体悟责任担当、珍惜时代机遇、勇于迎接挑战,让红色精神超越历史书页,扎根童年记忆,成为一代代青年薪火相传的精神丰碑。
图为队伍与孩子们在课堂上合影
这次活动也是“红芯智绘”宣讲团“三下乡”系列实践的收官篇章。此前团队已深入村委开展红色研学、五老口述访谈等活动。此次面向少年儿童的红色宣讲,不仅是对前期调研成果的延展,也是推动红色文化“润童心、育新人”的积极探索。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把故事讲深讲透,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种成长。”实践队员们在分享中表示,通过面对面讲述少年英雄的事迹,他们更加真切地理解了红色基因的育人意义,也将继续把红色精神根植于新时代青年的实践脚步中,用担当与热忱在广袤基层讲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点亮信仰火种。(通讯员:蒋萌 向明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