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卢霖涛 李佳晴 刘雨萱)近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实践团在二七纪念堂开展的实践活动持续升温。6名青年学子不仅深入学习二七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更在实践中搭建起跨越国界与代际的交流桥梁,让百年“二七精神”在多元对话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中外对话:让红色故事走向世界
在二七纪念堂展厅,一场特殊的“跨文化对话”正在进行。实践团成员、202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卢霖涛正用流利的英语,向来访郑州的外国友人介绍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他指着一组反映工人团结抗争的史料图片说:“百年前,这里的工人为了尊严和公平而奋斗,这种追求正义的精神是不分国界的。”外国友人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提问,当听到林祥谦烈士宁死不屈的故事时,竖起大拇指。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外国友人介绍二七历史 周桐宇摄
“I didn't expect that Chinese youth could tell their history so vividly, which made us feel a strong spiritual power.”外国友人在交流结束后说道。实践团成员表示,能用青春话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红色故事,是一次珍贵的实践体验。
老少共话:精神传承的代际共鸣
实践团还特别邀请了曾参与郑州建设的王奶奶来到二七纪念堂,共同开展“传承二七精神,共话奋斗青春”主题交流。82岁的王奶奶结合自己上世纪70年代参与铁路建设的经历,动情地说:“当年我们修铁路,靠的就是‘二七’传下来的一股子劲,不怕苦、不怕累,团结一心往前冲。”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王奶奶交流 卢心萌摄
2024级法学专业的李佳晴在听完王奶奶的讲述后深受触动:“前辈们用一生践行着二七精神,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这种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动力。”活动中,王奶奶希望青年一代能铭记历史、奋勇前行。
塔下誓言:青春接力续写新篇
实践团来到二七纪念塔前,这座矗立在城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与不远处的二七纪念堂遥相呼应,共同见证着历史的传承与发展。队员们在塔前举行了简短而庄严的宣誓仪式,承诺将以实际行动传承二七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坚定信念、团结奋斗、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内涵。
▲图为实践团队员在二七纪念塔前合影 张新月摄
指导教师李明明表示:“从纪念堂到纪念塔,从与外国友人交流到与老前辈对话,实践团用多元方式解读和传播二七精神,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传承中成长’。”
据悉,实践团将把此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成系列报告,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分享,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二七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为实践团队员在郑州市二七纪念堂前合影 张新月摄
撰文 | 张新月、周桐宇
图片 | 卢心萌、刘雨萱
一审 | 李佳晴
二审 | 卢霖涛
三审 | 李明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霖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