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智造,致敬匠魂——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实践队走进马钢

发布时间:2025-07-17 07: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毛秦熹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8-9日,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探寻钢铁洪流中的智造密码”社会实践队在学院团委书记王蓉带领下,继续走访马钢运输部原料分厂、长材智控中心、中国辗钢车轮展示馆及薛家洼生态公园,并对话全国劳动模范,在传统工业的厚重积淀与智能科技的璀璨锋芒交相辉映中,解码马钢从历史荣光迈向智造未来的跃迁轨迹,感悟绿色蝶变与匠心传承。

图为马钢特钢合影

1.论智能制造,共寻工业升级路径

实践队与马钢运输部原料分厂一线骨干围绕 “智能制造” 展开座谈。工作人员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单一设备运营到如今规模化产线布局,勾勒出从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的跃迁轨迹。座谈重点聚焦桥机少人化改造、料库无人取料、5G+工业互联网覆盖等智能化实践:远程操控替代机上作业、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3D 扫描料场精准盘库,这些场景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从密集人力值守到数字化管控的效率变革。工业智能化不仅是技术的更新迭代,更是“现场需求与理论创新”的碰撞 —— 企业的实践痛点与高校的技术潜力相结合,正是产业升级的突破口。

图为与马钢运输部原料分厂一线骨干座谈

图为参观马钢运输部原料分厂控制中心

图为与马钢运输部原料分厂工程师合影

2.看智控转型,探究数智赋能新活力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前往马钢长材智控中心参观。座谈会上,工程师介绍,马钢长材近年来加速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顺应信息互联、万物联通的趋势,将智慧制造视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可视化炼钢流程示意图,队员们了解到新时代钢铁炼制的全过程。企业始终秉持“共建钢铁生态圈,共创绿色新未来”的使命,对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工作环境差的岗位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向队员们展示了如何推动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图为与马钢长材工作人员座谈

图为参观马钢长材智控中心图为与马钢长材工程师合影

3.览车轮发展,追溯车轮产业征程

在中国辗钢车轮展示馆,工程师向队员们介绍了车轮的发展历史及辉煌成就。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制造全流程谱系全覆盖的轮轴企业,马钢交材以战略新品的研发应用,擦亮品牌名片,已形成产品全系列,成就重载车轮世界之最。队员们了解到,马钢交材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交通强国的号召,解决卡脖子难题,以打造大国重器的担当精神,通过推动“四化”发展,努力建设先进的制造业体系;同时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致力于打造强大的生产能力。这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钢铁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与力量。

图为参观中国辗钢车轮展示馆

4. 听劳模故事,于细微处锤炼匠心

“一把刀具的改进,每年能多创产值 130 万。”座谈中,全国劳动模范沈飞的分享令人动容。1995年入职的他,从普通车工成长为技术专家,带领团队攻克高速车轮材料配方、加工精度等难题。队员们表示,沈工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让队员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未来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要学习这份投入与担当。

为解决测量标准件热胀冷缩问题,沈工跨界联合高校学习探索,他常说:“技术进步的起点在于发现问题,只有不断去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找到改进的方向。”为提升效率,他勇于打破常规,将车轮加工其中两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减少人工翻转车轮的次数,践行着“不断否定现有方法,从而不断进步”的工作理念。

沈飞培养的50余名技师、高级技师中,不少30岁不到就成为行业骨干。马钢人用一代代的坚守证明: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既来自机床的精度,更源于人心的温度。

图为与全国劳动模范沈飞座谈

图为与全国劳动模范沈飞合影

5.察产线精度,技术跨越铸强基

锯切寒光,锻压轰鸣,生产线奏响一曲工业力量的交响。实践队惊叹于眼前的景象,更对工作人员介绍的数据感到震撼:这里生产的920毫米高铁车轮,每秒高速旋转30-40转,静平衡误差却精准控制在15克以内。“从60年前首条国产车轮线诞生,到如今复兴号搭载马钢车轮安全飞驰百万公里,这段发展历程让人倍感自豪!”队员们由衷感慨。大家真切感受到,从依赖进口到掌握核心制造技术的艰辛与荣光。

图为中国首件车轮诞生地合影

图为参观马钢车轮生产线

6.观湿地生态,共悟绿色发展理念

实践队在薛家洼生态园开展调研,见证了固废堆场变观江平台、小码头改科普栈道、污企旧址复绿等“生态痛点”到“绿色亮点”的蜕变,切身感受从粗放开发转向精细保护的生态治理。这不仅是环境修复,更实现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激励队员们用青春脚步丈量生态保护之路。

图为薛家洼生态园现状

图为薛家洼生态园合影

从马钢的智慧物流、数智转型,到车轮创新、生态蜕变,实践队满载对钢铁匠魂的敬仰与对智造未来的洞察,在学思践悟中锤炼“总师型”人才特质,将马钢精神熔铸于心,为新时代工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 | 王宇轩、孙子煜、娄瀚予

图片 | 王梦雨、黄宇

责编 | 王蓉

审核 | 范翔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毛秦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