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 “吴王故里” 产业振兴路径,赋能地方品牌建设,7 月 5 日至 11 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赋能吴王品牌,绘就振兴蓝图” 实践团队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再次深入长丰县吴山镇,聚焦文化、农业、汽车工业领域,开展五日调研,以青年视角解码乡村振兴新动能。
溯文化根脉:非遗技艺焕新生
实践首日,团队回访去年采访过的“吴山铁字” 传承人邓之元,了解其融合书法、锻铁等二十余道工序的工艺,邓师傅强调 “创新是活态传承的生命线”,呼吁古韵与现代审美结合。调研显示,当地居民对铁字知晓率 100%,67% 认可其艺术价值,89% 支持设展馆。邓师傅希望未来能为青年学习者开放更多实践空间。
团队还探访 “吴山贡鹅” 传承人郑师傅,其从皖西白鹅选材到三小时文火卤制配草药的工艺,诠释了火候玄机。成员品尝时惊叹肉质佳,更领悟宴客文化深意。郑师傅坦言传统工艺与工业化生产的平衡难题,为团队思考非遗产业化提供切口。
探农业革新:科技育种激潜能
团队走进江淮园艺长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企业聚焦瓜类育种,以单倍体诱导、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突破传统育种周期限制。在智能化温室,物联网系统精准调控温光水气,实现全天候高效培育;科研中心通过电泳仪、PCR技术严控种子纯度与病害,彰显“科技芯”对农业现代化的硬核支撑。科研人员表示:“让良种扎根田野,方能真正助农增收。”
观工业跃升:汽车产业促转型
实践中,团队调研有信二手车卖场,剖析吴山镇汽车后市场发展新模式。卖场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车辆信息全流程追溯,依托标准化检测体系(涵盖动力、底盘等200余项)建立消费信任。负责人指出:“打造透明、便捷的二手车生态,是撬动区域汽车消费升级的关键支点。”
团队还探访江淮毅昌汽车零部件基地,其智能化生产线供应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通过高强钢铝复合工艺等助力新能源车 “减重增程”,凸显在产业链中的精准定位。
汇青春智慧:共绘振兴蓝图
七日深耕,团队以脚步丈量吴山镇文化传承的厚度、农业科技的锐度与工业转型的力度。从铁字淬火的匠心、贡鹅卤制的传承,到园艺育种的创新、汽车智造的突破,多元产业脉络在此交织成乡村振的生动实践。后续,团队将凝练调研成果,形成非遗活化、产业升级的可行性方案,以机械学子的专业视角为“吴王品牌”注入青春动能,书写传统与现代共振的振兴新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靖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