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品味武冈:不止有舌尖的鲜香,更有岁月的沉香
(通讯员何娅婷、曹云湘、雷丽))
为深入挖掘武冈地域文化底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激活文化生命力,7月13日,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薪火传韵”志愿服务团走进武冈市开展了“不止有舌尖的鲜香,更有岁月的沉香”的主题宣传活动。
(此图为“薪火传韵”志愿服务团实地采景)
武冈,因一锅老卤声名远扬,以热辣鲜香的独特风味迎接远道而来的人们。卤鸭酥嫩入味,卤牛杂筋道醇厚,卤豆腐干咸香紧实,一口品尝,不仅唤醒味蕾,更轻轻拨动着人们的记忆与情感——于本地人而言,这是家的味道;于游子而言,是牵引乡愁的纽带。这锅老卤,既滋养了代代武冈人,更已成为这座城市鲜明的文化符号。
(此图为武冈实景)
(此图为武冈实景)
(此图为武冈豆干)
而武冈的魅力,远不止于“舌尖上的美味”。
作为湘西南的古城,武冈不仅充斥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更沉淀着深厚的历史与人文底蕴。宣风楼作为武冈市的地标之一,承载着千年文脉:自唐代始建,历经明清修复,至今仍巍然矗立。檐角飞翘,风铃轻响,登楼远眺,古城轮廓尽收眼底;周边的老街、老屋、老铺子保留原貌,仿佛时间在此放缓脚步,尽显厚重沉静。
(此图为宣风楼)
顺城墙而下,西直街缓缓铺展。这条街道韵味独特:石板路经岁月打磨愈发光滑,两旁是经营数十年的老店,糖画、木雕、纸伞等传统手艺与现熬现卖的卤味摊相映成趣。街上人流往来,游客与街坊交织,老人闲坐门口,儿童围摊嬉戏,叫卖声、交谈声、风铃声交织成生动的生活交响。这样的街区无需刻意修饰,本身便是鲜活的文化载体,延续着日常里的历史脉络。
(此图为西直街)
沿着街巷深入,还能遇见许多坚守的老手艺人:打铁、制香、修木器的匠人仍在用几十年前的老工具,传承着一脉相承的技艺。他们或许不善言辞,却将文化的温度凝聚于双手之间。正如一位木匠所言:“这辈子没学过别的,就靠这双手过日子。”朴实话语中,道出的是对技艺的踏实坚守与敬畏之心。这些技艺不事喧嚣宣传,不依赖包装营销,却在一锤一凿、一削一刻中悄然传承。
(此图为木匠作品)
武冈,从不是一座裹挟着浮躁气息的城市。它不事喧哗,亦不事张扬,始终以从容不迫的节奏稳步向前。在这里,没有高楼林立所带来的喧嚣与焦灼,更多的是一份沉淀于日常的笃定——这份从容,流淌在老街深巷升起的袅袅炊烟里,蕴含在摊贩递出的那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中,也回荡在老者午后树下的闲谈絮语间。这份历经岁月打磨的安静与真实,恰是这座城市最能触动人心的精神底色。
(此图为武冈红歌台展演)
(此图为武冈实景)
(此图为武冈实景)
武冈是一座值得慢慢走、细细看的城市。越是静心感受,越能读懂它的分寸与内涵。一如那锅日夜不息的老卤,翻滚中酝酿出味道,也熬出了一座城市的温度与灵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