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广东二师“溯洄”阳西实践团),“溯洄”实践团怀揣着对先辈的崇敬之情,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前往阳西泰安堡和阳西烈士陵园,深入探寻当地的红色历史,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色爱国精神。
▲图为讲解员杨婷婷为调研队员讲解
在泰安堡内,解说员杨婷婷热情地接待了调研队员,她将泰安堡的历史故事、建筑特色以及文化底蕴娓娓道来,杨婷婷表示,泰安堡现面临着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地理位置偏远,离县城远,学生很少来;二是宣传力度低,知名度不高。居民刘再健先生表示在红色景区建立后,当地新增两家饭店,环境也得到改善,但也存在着景区游玩内容少,知名度低等发展问题。同时他指出留村年轻人少,且多为低龄儿童,对红色文化了解少,老一辈相对更懂红色文化,但当游客前来想要咨询时,时常因为语言问题,无法进行进一步了解。游客刘爷爷是一名退休老农民,他主要是通过抖音短视频了解到泰安堡,跟着导航前来,因为围墙是战斗的堡垒,这让刘爷爷印象深刻,同时他建议号召年轻人多来参观,提高年轻人的爱国意识。
▲图为泰安堡大门
▲图为调研队员对泰安堡附近当地居民刘再健进行采访
▲图为调研队员与泰安堡讲解员杨婷婷合影
紧接着下午来到阳西县烈士陵园,调研队员在纪念碑前驻足瞻仰,向英烈致以深切敬意。 这座陵园为纪念阳江牺牲的364名烈士而建,烈士陵园管理员杨秋是位铁道退伍老兵,已在此守护7年,他介绍道,祭拜人流集中在春分、清明及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多为学生、政府及单位组团。但令人忧心的是,如今学生游客数量较以往明显减少。 当地居民陈先生坦言,烈士陵园在居民中的影响力有限,多数人觉得其与日常生活关联不大。这种知名度不足与游客量下滑的现状,折射出红色文化在当代传承中面临的困境,如何让英烈精神走进更多人心中,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图为烈士陵园的“刻画”
▲图为调研队员对烈士陵园管理员杨秋进行采访
此次阳西泰安堡和阳西烈士陵园之行“溯洄”实践团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所学到的红色历史知识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同学,让更多人了解阳西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红色爱国精神,同时呼吁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红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均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