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尾乡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民宿产业发展迅速,但存在医疗条件薄弱、应急能力不足等诸多短板。为切实提升民宿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助力“健康民宿”建设。广州新华学院医路同行突击队于2025年7月7日走进湛江市徐闻县放坡村,以“安全护航+健康赋能”为主线,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开展民宿医疗调研、应急知识科普、义诊等实践活动,探索分析民宿医疗现状并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为乡村旅游安全与居民健康注入青春动能,交出了一份“专业+温度”的实践答卷。
图1:医路同行突击队和放坡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合影(周冰茹摄)
民宿安全“大体检”:从“粗放管理”到“规范升级”
放坡村作为滨海旅游热门地,民宿产业蓬勃发展,但安全设施是否达标、应急能力是否过关,突击队首站聚焦民宿安全,展开“地毯式”调研。
“查、看、问、验”四步精准把脉,队员们分组走访20余家民宿,通过核查急救箱药品有效期、安全出口标识张贴位置、疏散通道畅通性等细节,建立“一店一档”台账。针对隐患,团队现场模拟火灾、游客受伤等突发事件,检验民宿工作人员应急预案的实操性。调研发现,部分民宿安全标识被装饰物遮挡或夜间可视性不足;突发重症时,所需的AED等专业设备匮乏;部分民宿仍缺明确应急联络机制和书面方案。
图2:团队成员采访民宿负责人(林子祺摄)
调研结束后,针对设备不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团队提出可行建议并反馈给当地政府和民宿。在后续回访活动中,团队启动安全标识升级行动。针对未规范张贴标识的民宿,队员们提供“补贴服务”,免费更换高亮度蓄光材质标识20余处,增设地面导向箭头、楼梯间双面指示牌,确保标识昼夜可视、动线连贯。整改后,民宿安全通道从隐患死角变为放心通道。
图3:团队成员为民宿补粘安全出口标识(林子祺摄)
健康义诊“零距离”:诊断服务暖民心
2025年7月10日,在放坡村服务中心,突击队开设的义诊摊位前排起长队。团队结合村民健康需求,设置艾灸、刮痧、血糖血压检测、视力色盲筛查等专项组,并准备《“健康年”知识手册》,涵盖慢性病预防、急救技能季节性传染病防控等实用知识,同时,定制印有“饮食清淡少油盐,规律作息保平安”等口诀的轻便小扇子免费发放。
中医组成“人气担当”,艾灸区内,队员们点燃艾条,精准定位合谷穴、鱼际穴、劳宫穴等穴位,让村里的老人从呼吸到睡眠得以相应的放松;刮痧时,队员们手持刮痧板,从上至下疏通经络,手法娴熟。“这些娃娃们手法专业,我多年的肩颈酸痛轻松多了!”张大爷竖起大拇指。血糖血压组是义诊现场最“火爆”的区域之一,测量前团队成员详细询问是否空腹,测量后根据结果给出针对性建议。
图4:团队成员为放坡村村民进行血糖测量(林子祺摄)
图5:医路同行突击队设计的文旅产品(韦珊燏摄)
健康服务“从一个人到一家子”,义诊现场,不少村民主动带来家人一同就诊。据统计,活动累计服务村民及游客50余人次,发放健康手册100余份。
应急科普“再巩固”:知识短片入脑入心
“火灾发生时,弯腰低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放坡村村民手机屏幕上正播放突击队自制的应急知识短片《消防安全通道逃生》。为打破传统宣教模式,团队精心策划消防安全通道逃生、晒伤处理、心肺复苏共3部应急知识小短片,以“动画+实景”形式演示晒伤处理、心肺复苏、火灾逃生等技能,并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传播。
图6:团队成员为民宿负责人与住客们宣讲安全逃生知识(林子祺摄)
医路同行,不止于“访”,更在于“行”。此次实践活动,医路同行突击队以专业赋能民宿安全,用热忱传递健康温度。从民宿安全标识的“更新”到义诊服务的“家门口”再到应急短片的“云传播”,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供稿人:广州新华学院医路同行突击队 林子祺 周冰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浩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