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免淘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5 21: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武奕璇 肖思彤 刘新宇 王肖璐 何沁颖 孙伟航 马佳琪 潘佳妮 王祎瑞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时值七月,仲夏时节,万物丰茂。为探索特色产业创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江苏师范大学中俄学院的“拾穗者”实践团来到徐州沛县魏庙镇开展暑期调研活动。实践团深入农村基层,以推广免淘洗技术为核心,开展一些列助力活动,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轻量化”包装解决储运难题

在实践活动的初期,团队成员通过走访魏庙镇的多个村庄,与当地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以及乡镇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发现,魏庙镇地处微山湖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的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甜,但一直不受消费者喜爱,"我们的大米品质很好,但因为没有品牌,加上储运过程中容易受潮,卖不上价钱,有时候甚至滞销。"一位种植大户李大叔无奈地说道。了解到储运是该粮食链的痛点后,“拾穗者”实践团实践团迅速展开讨论,结合专业知识和前期调研,创新推出“免淘洗技术”和“轻量化包装”,通过科技赋能农业,搭建城乡合作桥梁,顺应时代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实际问题。"这种包装不仅好看,还实用,运输起来也方便多了!"合作社的张经理兴奋地说。试点成功后,实践团迅速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更多农户,并为他们提供包装设计和技术支持。

免淘洗技术:节省成本,提升竞争力

除了包装创新,实践团还重点推广了免淘洗技术。"免淘洗大米是通过现代加工工艺,去除杂质和粉尘,消费者购买后可以直接烹饪,无需淘洗。"团队成员肖思彤在科普宣讲会上向农户们解释道。为了让农户更直观地理解这项技术,实践团在魏庙镇举办了多场现场演示活动。他们邀请农户参与免淘洗大米的加工过程,从去石、去杂到抛光、色选,一步步展示技术的优势。"以前淘米要花不少时间,现在直接下锅,省水又省力!"一位参与演示的王阿姨笑着说。

深入基层,精准帮扶

活动中,“拾穗者”实践队深入魏庙镇,与农户、农业合作社展开面对面交流,迅速精准的找到矛盾点,再结合实际需求得到解决方案,通过科普宣讲、现场演示等形式,向农民及合作社宣传“轻量化”包装,强调免淘洗技术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优势,搭建农产品信息平台帮助农民提升大米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以前大米卖不上价,现在有了新技术和新包装,每斤能多卖1块钱。"参与合作的张姓农户高兴地说。听到这句话后实践团的成员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发自心底的为农户们高兴,更希望通过长期帮扶,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产学研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不仅要带来技术,更要培养农户的市场意识。"团队成员表示。“拾穗者”实践团从基层出发,从根本出发,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收入水平,在活动中,他们不仅教会农民免淘洗技术,还组织农户学习电商运营、品牌包装等现代营销知识,用视频讲解这种更简单更易懂的方式让农民了解到营销的重要性。这种"技术+商业"的帮扶模式,让农户真正掌握持续增收的能力。

此次魏庙镇的实践活动,拾穗者们从日常大米入手,通过新颖的理念,创新性的方案,设计出“轻量化“包装,用青年学子的方式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拾穗者”团队将继续秉持“解难题、办实事”的宗旨,扩大技术推广范围,深化与农村地区的合作,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团队呼吁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三下乡”实践,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让幸福之花开遍乡村大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思彤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