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机械”团队前往房县中坝乡中坝学校开展“核安全守护地球未来”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4 23: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一刚 奚佳男 曹骏坤   阅读 63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徐一刚 奚佳男 曹骏坤) 七月的房县中坝乡中坝学校教室内,湖北文理学院“青春机械”志愿服务队正为当地小学生揭开一项“万年级”工程的神秘面纱。这场以“核安全守护地球未来”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走近甘肃北山高放废物处置项目,了解核工业背后的安全密码。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生活问题切入,通过动画展示核废料的“终极归宿”:被装进特制罐子,裹上缓冲材料,深埋地下数百米的岩石中。这就像给废物穿了三层防护衣,能安全保护地球几万年。志愿者的比喻让孩子们恍然大悟,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图为志愿者讲解核废料的处理方式

当小朋友提问,为什么选择甘肃北山时,志愿者展示的对比图给出答案:这片戈壁荒漠年降水量仅60-80毫米,蒸发量却达2900毫米以上,像天然“干燥箱”;加上地质稳定、无重要资源,成了储存核废料的“天然安全屋”。孩子们盯着图片里工作人员在戈壁取样的身影,眼神里满是好奇。

图为志愿者讲述甘肃北山的气候环境

宣讲中,一张山顶“电话亭”的照片引发共鸣:年轻的田霄叔叔在工地给刚出生的宝宝打电话。“北山的叔叔阿姨们放弃城市舒适,在戈壁建实验室,就是为了让核废料安全‘安家’。”志愿者还介绍了扎根现场20年的“扫地僧”季瑞利、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陈亮,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有人小声说:“他们好勇敢啊!”

实践环节里,孩子们用黏土模拟“多重屏障”。要把缝隙堵严实,就像北山工程一样。志愿者示范时,孩子们争相效仿,小心翼翼地搭建自己的“安全防护盾。

图为孩子们用黏土模拟“多重屏障”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防护盾”,叽叽喳喳地分享着收获。有的说要向家人讲北山的故事,有的立志将来当科学家守护地球。这场宣讲,不仅让核安全的知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更让“万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和“扎根奉献”的精神火种,随着夏日的风,播撒向更远的地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曹骏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