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下承古艺,防溺声中护成长|“文韵传承”志愿服务队“非遗进社区”第六讲开课啦!

发布时间:2025-07-14 23:3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易蕊   阅读 3.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易蕊)2025年7月14日,“文韵传承”志愿服务队开启“非遗进社区”第六讲,本次课程以"油纸伞工艺体验+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题,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爱心托管班,不仅带来了有趣的油纸伞互动课堂而且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结尾,将传气球游戏与安全知识相联结,以手工种子纸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

课堂上,志愿服务队队员何佳慧首先以油纸伞的象征含义为主题,以古代官员在进京赶考或入仕时携带的油纸伞、红色的油纸伞为出发点,着眼于引导孩子们思考油纸伞的内涵,孩子们思考片刻后,陷入了一阵热烈的讨论,他们给出了喜庆、热情、金榜题名、一路平安等答案,此时,油纸伞的基本内涵化为文脉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萌发。

在孩子们逐渐了解油纸伞的特征后,一段视频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动画短片以唯美的水墨风格,带领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油纸伞的起源与繁复的制作过程。从春秋时期鲁班妻子发明“亭伞”的传说,到《天工开物》记载的72道制伞工序,国家级非遗油纸伞的文化密码被娓娓道来。

随后,孩子们在种子纸的纸面上画上各色图案并粘上伞状贴纸,祈愿的神秘色彩附着在种子纸上,给予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种子纸上有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有对家人的体贴祝福,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它激发无限潜能,让稚嫩的心灵敢于仰望星空,在探索与挑战中锻造勇气与毅力。

“古人用智慧制作油纸伞遮风挡雨,今天同学们更要用安全知识保护自己。”张老师的话音刚落,课程进入防溺水安全教育环节,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知识传气球”游戏的热烈开场。随着欢快的音乐,气球在孩子们手中传递,音乐停止时,手持气球的孩子需要回答防溺水问题。现场气氛活跃,欢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气球的动向,每位答对问题的小朋友都可以获得卡通便签本,非遗智慧在油纸伞封面上勃发。

据悉,此次课程是“文韵传承”志愿服务队创新文化传承方式,护航少年儿童成长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志愿者服务队表示,团队成员将始终坚守初心,保持青春活力,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安全教育"动"起来,为孩子们撑起文韵传承与安全守护的晴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易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