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清晨,金色的晨光温柔地洒在松潘古城斑驳的城墙上,为这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这一天,"同心翼行"大学生民族团结实践团带着满腔热情,走进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进安小学。
▲图为团队在松潘县省道路旁标语合影
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大学生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了难忘而充实的一天。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让爱国主义的旋律在雪域高原久久回荡。
▲图为松潘县进安小学教学楼
开营仪式在小朋友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进安小学的老师们热情欢迎了实践团的到来。仪式由实践团带队老师周智翔主持,他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此行目的:通过铸牢思政教育、民航知识科普与爱国歌曲传唱,共同学习民族知识、探索民航奥秘、感受音乐力量。
讲台下,一张张高原红晕映衬的笑脸,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同学们大多来自羌族、藏族和回族,小朋友们专注的眼神,瞬间拉近了“大学生”与“小学生”的距离。团队成员们感受到那份纯真的热情,对接下来的互动充满期待。“同心翼行”大学生民族团结实践团与进安小学同学们的故事,在这片纯净的蓝天下,悄然开篇。
▲图为进安小学学生与实践团成员互动
首堂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启了民族认同的探索之旅。实践团成员刘济铭化身为“民族文化使者”,从同学们熟悉的家乡松潘讲起,娓娓道来这片土地上藏、羌、回、汉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为什么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个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理解了团结的真谛。当讲到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共同守护的壮丽山河时,同学们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课堂上的互动问答,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信念,如同高原的阳光,温暖而坚定地照进每个孩子的心田。
▲图为学生们听课
紧接着,《童心颂歌》课堂让悠扬的旋律在操场回荡。全体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与实践团的大学生齐聚,迎着高原的清风与暖阳,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穿透云霄,在高山环抱的校园里久久回荡。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歌声中仿佛更加鲜艳,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双双挥动的小手,一阵阵灵动的旋律构成了藏区高原最动人的画面。这一刻,不同的民族,同一种心跳;最真挚的歌声,表达着最深沉的爱。这不仅仅是一次合唱,还是一次情感的交融,更是一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唱《我爱祖国的蓝天》
午后,一个个音符在雪域高原唱响同一颗爱国心。实践团成员梁馨月、徐志文成为“音乐筑梦人”,选取了最能凝聚情感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爱祖国的蓝天》。从讲解歌词中蕴含的壮丽山河与深厚情感,到一句句耐心地教唱,音符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纯净的童声起初带着羞涩,在志愿者的鼓励下,逐渐汇成清澈而有力的声浪。旋律在教室里流淌,那份对祖国的热爱与归属感,在歌声中传递、共鸣、升华。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夕阳为巍峨的雪山披上金纱,也温柔地洒满操场。大学生和小学生们依依不舍,有的还哼唱着熟悉的旋律,有的兴奋地讨论着飞机的奥秘,有的回味着课堂上各民族的故事。书包里,或许装着新学的航空知识卡片,或许珍藏着那份共同歌唱的感动。
▲图为实践团支援进安小学的物资
团队成员们伫立凝望,疲惫被内心的满足与感动取代。今日的进安小学,是梦想启航的港湾,是民族团结的课堂,更是爱国情怀的熔炉。那些关于“石榴籽”的生动比喻、探索蓝天的好奇眼神、排练歌曲时的专注神情、合唱时响彻云霄的童声,都已化作无形的羽翼——它们将载着这份雪域高原的纯真与力量,伴随孩子们成长,飞向更辽阔的未来,永远心系祖国,共筑中国梦。
▲图为实践团与学校学生代表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睿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