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洪晓璇)当小婷望着书本上的大学名字默默摇头时,当小杰对着缴费单紧锁眉头时,我们懂得,青春的迷茫中,藏着对“逐梦路”的向往,更需要一份“有力度的支撑”与“有方向的指引”。7月12日,带着装满资助政策与成长力量的“求学指南针”,佛山大学法学院扬帆曜航实践队走进大埔县茶阳镇大埔中学。
政策课堂上,干货知识力克“拦路虎”
“政策解析”环节的案例触动了不少像小婷一样困于“经济压力”的同学。有同学指着“本专科资助项目表”轻声问:“家里供不起学费,真的能上大学吗?”队员们翻开政策手册,指着“国家助学贷款”板块耐心解答:“学费不是追梦的绊脚石。就像航船遇到风浪时有锚链,助学贷款能帮你稳住脚步,全日制学生每年最高可贷20000元,让你轻装上阵走进校园。”
有同学问“成绩一般能申请资助吗”,队员们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带大家看“助学金申请条件”,解释道:“助学金主要看家庭经济情况,就像雨天里的伞,不管你跑得快慢,只要需要,它就会为你遮风挡雨。”同学们茅塞顿开,明白资助政策已在“需求与公平”间做好周全考虑,这份认知是卸下思想包袱的关键。
图为实践队队员开展资助政策课堂
互动抢答,趣味形式筑牢知之根基
为了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课上还开展了政策知识抢答赛。队员们询问同学们:“大家觉得,国家助学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有同学说“是帮家里困难的同学”,有同学说“让我们能安心读书”。在讨论中,同学们逐渐明晰:资助政策的意义,就是不让任何一个人因经济困难停下求学的脚步,既给人物质上的支持,也给人精神上的鼓励。
面对“助学贷款毕业后怎么还”的疑问,队员们结合“还款宽限期”政策,将其比作“毕业后的缓冲带”,说道:“就像长跑后的调整期,让你有时间站稳脚跟,再从容规划还款。”
图为同学们进行政策知识抢答竞赛
政策与梦想齐飞,共绘成长新蓝图
在课堂的最后,队员们倡导同学们制定感恩行动计划,通过写感谢信、参与志愿服务、立下回报社会的小目标等方式,将温暖传递下去。
图为同学们正在查看资助政策手册
资助政策与学校、社会、个人努力相配合,为少年勾勒“成长新蓝图”,让乡村少年在理解与奋进中拥有追逐未来的底气。
资助政策这盏灯,照亮的不只是学子的路,更是社会对每个奋斗者的托举。它让善意流转,让奋斗接力——每个被照亮的人,都带着这份力量踏浪前行,这便是时代生生不息的希望。
图为实践队与同学们大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洪晓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