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日至 7 月 4 日,石榴籽同心筑梦实践队奔赴会昌县洞头乡畲族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产业发展为基、文化传承为脉、童心架桥为纽、人物专访为镜,多维度发力深入基层一线、扎根群众之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留下了青春足迹。
文化铸魂,厚植民族根基
畲馆探源,文化寻根。6月30日,“石榴籽同心筑梦” 实践队走进洞头畲族展馆苞茂第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论坛,在农耕文明的智慧中解读畲民因地制宜的生存哲学,从婚嫁习俗的服饰、礼仪、歌谣里触摸民族文化的情感密码。论坛上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图景交织呈现,让队员深刻认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格局,在历史溯源中筑牢民族文化认同的根基。
畲艺传习,匠心聚力。接着,实践队向当地手艺人研习芦苇扫帚编织技艺,在剖苇、捆扎、修形的工序中感受非遗技艺的实用价值与历史沉淀。沉浸式实践既激活了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更以“石榴籽”般的协作精神,让不同民族成员在指尖技艺的传递中增进文化共鸣,将非遗传承转化为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
舞龙传韵,文化凝心。7月2日,实践队员们身着畲族服饰参与传统畲族舞与摆字龙灯,跟随着鼓点腾挪翻转龙灯,默契排布出 “天下太平” 苍劲字样。古老舞龙技艺中,民族文化以身体实践的方式被传承 —— 既是畲族人民对太平生活的祈愿表达,也是各民族青年在共舞中诠释 “团结如龙” 的共同体精神,让非遗仪式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展演。
非遗赋能,艺术融情。7月3日,队员们携漆画、扎染非遗艺术走进畲族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论坛现场开设艺术课堂。队员示范漂漆晕色、扎染捆布技法,村民指尖绽放的纹样与漆扇流转的匠心,共同绘就传统技艺与现代实践的融合图景。非遗体验不仅让民族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更以艺术为媒,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在文化共创中深植人心。
产业聚力,共绘振兴图景
稻海调研,产业聚力。6月30日,实践队深入洞头乡畲族村凤凰谷农业产业园 200 亩七彩水稻基地,通过对话种植大户,了解到七彩水稻以“景观 + 经济”双价值属性,将传统农耕升级为可观赏、可体验的特色产业。队员们在调研中见证现代农业如何成为撬动畲乡产业振兴的“金色杠杆”,直观理解民族地区经济共荣的实践路径。
畲乡问策,民情连心。7月1日上午,“石榴籽同心筑梦”实践队产业组深入畲乡开展调研。以问卷调研为笔、入户访谈为墨,队员们分组叩开畲乡百姓家门,从收入来源、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等追问中勾勒畲乡发展实景。方言交流间,民族隔阂在民情对话中消融,调研数据不仅成为记录畲乡变迁的 “活档案”,更让实践队以 “问需于民” 的方式,架起青年与民族地区发展的沟通桥梁。
蟠桃助农,实践兴乡。7月1日下午,实践队深入洞头乡畲族村黄金蟠桃园开展助农实践。队员们化身 “果农” ,学习采摘、分拣、储存技艺,在田间地头探寻特色农业致富密码。结合专业所长拍摄果园宣传片,以视觉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将 “枝头鲜” 转化为 “市场力”。实践行动既让队员亲历农耕劳作的艰辛与智慧,更以青年力量赋能畲乡产业 “从田间到云端” 的价值跃升。
云端拓销,数字助农。7月3日,实践队精心策划 “蟠桃熟了・云端助农” 专场直播,以蟠桃园为天然背景解码黄金蟠桃的品种优势。通过 “互联网 +” 打通线上销售链路,让大山深处的特色农产品借助数字电波触达全国市场。直播不仅为畲乡产业拓展 “云销路”,更让队员见证数字技术如何打破地域壁垒,成为民族地区经济腾飞与共同繁荣的 “数字引擎”。
童心架桥,织密团结纽带
纸韵传情,剪艺凝心。7月4日,实践队举办“非遗剪纸传情谊,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文化活动。队员们深入浅出,为畲族孩童梳理剪纸历史脉络与技艺精髓,并作生动示范。互动间,孩童在悉心指导下红纸生花,一幅幅以“石榴籽”、“民族团结”为题的吉祥图样跃然指尖。精巧构图承载深远寓意,方寸红纸间,古老技艺焕发时代新彩,不仅彰显非遗魅力,更剪刻出对美好未来的同心愿景。
访贤问计,赋能发展征程
访干知业,传灯兴乡。“石榴籽同心筑梦”实践队访谈旅游岗干部刘地华,深入了解这座畲族风情小镇的文化与产业。洞头乡以其深厚的畲族文化、乡村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特色资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发展潜力。为探寻当地文化传承密码,实践队还专访了畲族摆字龙灯的传承人蓝兆兴和蓝德武。他们坚守传统技艺,致力于摆字龙灯的传承与推广,为畲族文化的延续注入新活力。这种坚守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更为文旅融合提供了独特的吸引力,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正为洞头乡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这座深山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此次活动,“石榴籽同心筑梦”实践队以文化为基、产业为翼、童心为桥、智慧为帆,汇聚民族团结之力,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青年学子们在实践中成长,用青春的智慧与汗水,书写着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发展的壮丽篇章。
文字:赵菲 刘彦茹 刘茹意 章怡容 许可
供图:康玲 林琳 叶朋 吴双 罗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袁洋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