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5年7月12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实践团在浙江象山县西周镇完成7天深度调研后,举行“我为西周献一策”圆桌论坛。学生们走访了汽模配产业园、官山村“美丽庭院”、人才公寓、华翔集团等代表性点位,结合专业视角,围绕产业升级、人才服务、乡村治理等议题,为当地发展提出庭院经济、生态旅游等具体建议,贡献青年智慧。
▲图为圆桌论坛
2025年7月12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实践团,结束了为期七天的深入调研后,在象山县西周镇政府举行了一场以“我为西周献一策”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与西周镇团委书记陈馨怡面对面,围绕产业升级、人才服务、乡村治理等关键议题展开头脑风暴,为当地发展注入青年智慧与专业视角。
一、专业实践聚焦地方发展痛点:
此次实践并非走马观花。七天内,实践团密集走访了西周镇近10个代表性点位。在汽模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队员们实地观摩了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前沿应用,思考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路径。深入官山村,整洁优美的“美丽庭院”和村民自发参与的盆景园艺,改变了队员们对乡村的传统印象,也引发了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思考。西周镇团委副书记姜宁现场分享了引导村民共建共享“美丽庭院”的经验。人才公寓的智能安防设施及配套的“菜园子”采摘区,特别是保障企业职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让大家感受到当地引才留才的诚意与温度。华翔集团展厅内的大型汽车模具和智能生产线直观反映了到当地雄厚的工业实力及其对就业的巨大拉动作用。此外,队员们在官山村目睹了老工匠运用传统榫卯技艺修缮老屋,“那‘咔嗒’的契合声,比课堂更能诠释‘传承’的重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西周镇产业发展
二、地方特色与政策背景深度结合:
论坛交流中,镇团委书记系统介绍了镇情:作为象山县工业重镇,西周拥有82家规上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县约30%。产业强镇是其显著标签。同时,该镇肩负着重要的生态保护使命——拥有全县三大主要饮用水源地水库。这一特殊使命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官山村等水源保护地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但也筑牢了生态屏障,为发展生态文旅预留了空间。书记重点介绍了正在规划中的东白山漂流滑雪场和蒙顶山禅修文化区项目,期待未来交通改善后释放生态红利,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路径。
▲图为西周镇团委书记介绍镇情
三、青年智慧赋能乡村振兴:
在论坛分享环节,学子们结合园艺林学专业背景和一周的所见所闻,将田野观察转化为发展建议。他们关注点涵盖:如何利用园艺专业知识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如推广庭院经济、特色植物种植)、如何在生态保护刚性约束下发展绿色产业(如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配套以吸引和留住产业人才等。这些基于扎实调研的思考,为西周镇的产城融合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来自高校的“外脑”视角。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西周镇发展提出建议
活动尾声,西周镇镇团委书记对学子们寄予厚望:“今天你们是西周的敏锐观察者,期待未来你们能成为这里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带着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获得的鲜活认知与思考,这支融汇了专业知识与实践洞察的青年队伍踏上归程,其“耕读实践”的硕果,将为西周乃至更广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图为西周镇镇团委书记对学子们寄予厚望
撰文 | 周佳玉
图片 | 姜淞庭
一审 | 李柳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柳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