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王欣妍 王越)2025年7月14日,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向日葵零壹课堂——数学π递”实践团队在和县双严社区的支教活动进入第八天,实践团队以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漆扇制作课,为为期数周的社区实践活动画上句号。学子们以漆扇为纽带,带领社区青少年沉浸式体验非遗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的温暖对话。
以扇为媒 非遗课堂里的文化传承
上午,在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实践活动的漆扇课堂上,实践队员们采用红、黄、蓝、白、黑五种基础色作为教学载体,引导社区青少年感受传统工艺中色彩运用的魅力。实践队队员们铺开素白扇面,将天然漆料与数学逻辑融入教学,讲解团花纹样时,用“对称图形”解读传统纹样的均衡之美。
图为金智悦为小朋友讲解
指尖生花 漆扇上的实践记忆
实践队员通过拆解步骤、逐个示范,帮助孩子们快速理解色彩原理与技法要点。针对漆画中旋转技法的运用,队员们手把手教学:手持扇面轻转手腕,让未干的颜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自然晕开,形成渐变效果;或固定扇面中心,旋转画笔勾勒出对称花纹。孩子们在队员的辅助下反复练习,逐渐掌握力度与转速的控制。在色彩调试环节,队员们示范红、黄、蓝三原色的基础调配方法,讲解不同比例混合产生的色彩变化,引导孩子们根据创作需求调整颜料比例。
图为小朋友的手工创作
扇底收夏 实践落幕时的温暖延续
随着孩子们与实践队员在教室中完成合影,团队第八日的实践活动正式落下帷幕。此次实践,以数学课程深度融入公益实践,为双严社区的孩子们打造独特成长课堂活动。课堂里传授的数理逻辑、创作技法,与活动中培养的社会共情相融合,为暑期实践赋予了知识厚度与人文温度。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的合照
此次实践活动选择以漆扇课作为收尾,既是数统学院学子发挥专业优势、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形式的一次尝试,也为这段实践经历赋予了可触摸的记忆载体。实践虽已结束,但漆扇所承载的文化印记与互动温情,仍在持续传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欣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