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丨探访濂溪书院,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春讲述中“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7-14 21: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章坤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苏晓蓓、秦斌)“千年文脉传薪火,青春之声诉古今。”7月10日,湖南信息学院绿苗知行团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濂溪书院,以青年视角解读理学经典,用生动讲述唤醒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让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风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走进濂溪书院,青瓦白墙映入眼帘,历史的脉络在这里交织,墙上篆刻着千年理学传承的星火纹路,每道砖缝里,都藏着周敦颐论道时的思想余温。绿苗知行团的讲解员漫步于回廊小径,目光拂过“道学宗主”匾额,将周敦颐讲学论道的场景,化作一个个鲜活片段:从《太极图说》的宇宙观启蒙,到与弟子围坐论“诚”的哲理思辨,把“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深邃,转化为“就像天地运行有规律,做人也要守本心、讲真诚”的通俗阐释 。

面对游客“理学对现在有啥用”的疑问,讲解讲员引领至“濂溪祠”内,结合汝城当地“正直善良、乡风淳朴”的民风传承,讲述周敦颐思想如何滋养一方水土:汝城人帮扶济困的古道热肠,尊崇礼仪的处世准则,都能从“以拙为荣,以巧为耻”的教诲中寻到根源。讲到范辂等汝城先贤受理学熏陶,为官忠直、造福百姓的故事时,特意对比“做表面文章”与“办实事、惠民生”的差别,“就像周先生教导的,‘诚’字要落在行动里” 。有老年游客点头赞叹:“咱们的老传统,就是这样一辈辈传下来、活在骨子里的。”

每一次的讲解,不仅是文化洗礼,更是青春与传统的对话、文脉扎根的接力。讲解后庭院小聚成“充电时刻”:大叔懂了汝城人重良心的缘由,小朋友问周先生的莲花是否还开。这些反馈如涟漪荡漾,游客眼中的认同,正是传统生命力最鲜活的证明。

绿苗知行团队以青春热忱为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让濂溪书院的千年文脉走出古籍旧影,化作滋养心灵的雨露、指引人生的灯塔,这场青春与传统的对话,让理学从学术概念走进日常、从历史记忆成为实践指引。正如团队成员所言:“讲书院故事,传文化基因,守精神根基。”青春讲述中,理学精神更亲和地激励传承奋进,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撰文 |苏晓蓓、秦斌

图片 |唐章坤

审核 | 张旖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章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