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 湖工商学子探访油纸伞工坊,传承非遗匠心文脉

发布时间:2025-07-14 14:45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6.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12日,湖南工商大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伞韵薪传实践团,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热忱,走进湘潭石鼓油纸伞工坊,对话非遗传承人周汉宇,共同探寻石鼓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密钥。

图为石鼓非遗工坊

伞韵薪传实践团一行来到石鼓油纸伞工坊,外墙“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的标语,传递着传承使命。步入石鼓工坊,传统油纸伞制作工具、半成品有序陈列,墙上“湖南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中国3.15诚信品牌”等荣誉牌匾,见证着工坊在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中的坚守。工坊内,那些古朴油纸伞仿佛是时光的载体,每一把油纸伞都在静静地诉说着过往岁月的故事,其中不乏百余年的珍品。工坊里的师傅们在坚守古法纯手工制作技艺的同时,也顺应时代发展,引入了工业机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周汉宇交流

工坊内,实践团代表人与非遗传承人展开了一场深入而亲切的面对面交流。传承人详细讲述了石鼓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从选竹、制骨到裱纸、刷油,上百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匠心。周汉宇师傅还提到,工坊精心开发的“白石系列油纸伞”,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凭借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获评“十大最受欢迎旅游商品” ,成功让古老技艺与现代市场实现完美对接,也让石鼓油纸伞的古法技艺焕发出新活力。

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提问,深入了解非遗传承在当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践团成员询问了关于油纸伞的技艺的传承现状、与现代科技结合方式等问题。传承人一一耐心解答,让实践团成员们对石鼓油纸伞非遗传承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此次探访,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真切触摸到非遗文化传承、推动非遗创新发展决心。

图为伞韵薪传实践团与周汉宇合照

古伞悠悠,承载着历史文脉;青春拳拳,担当着传承使命。湖南工商大学伞韵薪传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走近非遗,未来也将持续发声,通过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更多人看见石鼓油纸伞的独特价值,为非遗传承之路拓宽前行的道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9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