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铁路科技 探寻铁路“智慧大脑”|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智测先锋”团队走进武汉动车段解锁创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4 14: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京   阅读 4.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4日讯(通讯员 罗京 )为深入产教融合,助力青年学子以科技赋能铁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智测先锋”团队奔赴武汉动车段,开启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主要瞄准现代铁路科技前沿,深入动车运维一线,解码高铁创新发展密码,在铁路转辙机与物联网-AI云平台科技的碰撞中,探寻专业成长与铁路强国建设的融合路径,以青春实践书写铁路科技传承与创新的新篇 。

踏入动车段,触摸铁路发展脉络

活动伊始,由武汉动车段团委书记陈巍、车间书记秦玉鹏,先进职工代表何晨带领我们到荣誉教育展厅。 步入展厅,何工向我们介绍武汉动车段的发展历史。从2008年基础设施奠基的起步印记,从2009年武广高铁首发的历史性跨越,再到2011年的“标准化动车所,从2015 - 2024年技术迭代与管理升级的坚实步伐,串联起武汉动车段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奋斗轨迹,这些年份背后,是铁路人夜以继日的坚守,中国高铁能成为世界标杆,离不开每一步的踏实奋进。

此外何工还给我们讲述了突击队员在铁路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极风”突击队展区。“极速响应、极速判断、极速联动、极速处置”,简短十二字,是突击队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行动圭臬。墙上照片里,突击队员们在雨夜抢修、酷暑调试的身影,与“当先锋、扛重责”的誓言交织。“铁路安全的背后,是这群有担当的人在守护。”

图为何工为我们讲解武汉动车段发展历程

深耕创新场,解锁科技运维密码

荣誉是历史沉淀,创新则是面向未来的引擎。在学习完发展历程后,我们又参观了武汉动车段的创新工作室与实训车间,“智测先锋团队”解码高铁运维的科技逻辑,探寻专业成长的实践路径。李鹏辉创新工作室中,“全国铁路青仝创新工作室”“武汉局集团公司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牌匾,闪耀着创新光芒。柯工手持自主研发的“智能打漆装置”为我们介绍,这个装置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实现了降本增效。过去人工查需2小时,现在30分钟就能完成!”成果展示区,“五小创新”(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 )成果丰硕。优化后的闸阀检修工具,让操作效率提升30%;这些“小创新”引发的“大变革”,指明了方向!”柯工让我们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众多实用的创新成果正是来源于基层的智慧。同时我们还向柯工展示了我们项目的研发成果,在运行和模拟仿真中取得了柯工的认可,并对我们的终端界面提出建议,让我们的界面变得更简洁明了适应现场的工作要求。

图为柯工带领我们参观创新发明

保持求知精神,汲取铁路精神养分

在学习了武汉动车段的创新精神后,我们也给柯工和创新工作室里面的其他技术人员展示了我们项目的创新成果,让他们为我们的创新发明提出建议以及在现在工作环境什么和要求。技术人员围绕铁路转辙机转换力智能监测设备改良及现场作业,制定了严苛且细致的要求,确保及时察觉设备性能细微变化。面对道岔频繁转换、极端温湿度等特殊工况,设备要具备自适应调节能力,不受外界干扰,稳定输出精准数据,为故障排查、预防性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数据传输与分析环节同样关键。保障数据安全完整。设备可靠性更是重中之重。要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超10000小时,现场作业中,安全规范是底线。工作人员作业前须办妥手续、配齐防护用具,严格执行“三不动”“三不离”原则,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从源头规避安全风险。操作流程追求精细,安装时精准对位、牢固固定,连接点逐一检测;调试阶段逐项核对参数;日常维护定期清洁、检查,预防性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应急处置能力也被重点强化。快速判定故障、高效处置,第一时间恢复设备运行。且要详实记录故障现象、处理流程与时间,为后续复盘总结、优化应急方案积累经验,以成熟的应急机制守护铁路安全。

图为柯工对我们项目的终端系统提出建议

实践启新程,书写青春报国答卷

武汉动车段之行,是“智测先锋团队”暑期“三下乡”的关键一站,更是青春赋能的新起点。这段经历,正以“科技认知 + 精神传承”的双重力量,推动铁路学子将实践收获转化为报国行动。

“智测先锋团队”指导老师赵丽娟老师表示:“‘三下乡’是起点,更是铁路学子投身行业发展的新开端。期待同学们把实践收获转化为长期行动,用青春智慧为铁路科技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当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青春力量,与武汉动车段的科技脉搏同频共振,“三下乡”的实践意义已超越一次走访。它是铁路学子洞察行业发展的窗口,是铁路精神传承的桥梁,更是青春赋能铁路科技的起点。

图为团队在武汉动车段合影

此次“三下乡”活动成功地搭建了高校与铁路的桥梁,让广大的青年学子有近距离感受到中国铁路发展历史的变迁,实现高智能化的转型的契机。深刻体会到中国铁路科技发展和创新发展的硬实力,为未来投身交通强国建设注入强大信念以及紧跟时代步伐的创新思维,对中国铁路行业做出贡献。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