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生态振兴,行动守护湘中底色

发布时间:2025-07-14 13: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刚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湘中涟韵・筑梦同行”暑期实践团于七月五日赴涟源市斗笠山镇石坝村,围绕矿山环境调研与生态修复开展实地实践。

图1:石坝村支部书记

据石坝村支部赵支书的介绍,石坝村位于涟源的产煤区,以往村里有一家地方国营煤矿和五家个体煤矿,靠煤吃煤,煤矿给村里的经济带来了巨大效益,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煤矿关闭后,给村里留下的是满村的煤渣煤灰,到处黑乎乎一片,村民纷纷去城里买房居住。为解决这一问题,石坝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引领,扎实推进“秀美屋场”创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点带面推动描绘石坝“秀美画卷”,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目前,石坝村秀美屋场已建成2个、在建4个,成功打造出村内一小时散步休闲圈。

图2:石坝村支部书记开会合影

在石坝村干部的带领下,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团成员们进入了肇远湾屋场参观,详细了解洗煤的历史流程与现状“秀美屋场”的创建,实地感受了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曾经的洗煤设备经过改造,成为了展示煤炭文化的景观,而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绿树成荫,花草丛生,与过去尘土飞扬、煤灰漫天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图3:实践团成员在肇远湾屋场合照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又前往煤矿开采旧址,这里曾是石坝村煤炭产业的“心脏”,如今却因长期开采留下了满目疮痍。面对废弃的矿井、和堆积如山的煤渣,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生态修复的艰巨性。在石坝村干部的指引下,成员们了解到:为遏制环境恶化,废弃矿井已被安全填埋,表层覆盖了三十厘米厚的客土;而曾经裸露的煤渣山,则通过“梯田式”整地固定坡面,再铺上耐贫瘠的草种。“现在种的是牧草,同时具备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生态系统等功能。等草根扎稳了,还能将草运送到附近的牛场,一物多用。”一位干部边比划边解释。实践团的成员们记录下相关数据,为后续的生态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图4:石坝村干部为实践团成员们介绍煤矿开采旧址历史

图5:实践团成员参观煤矿开采旧址合影

在锦湘煤业,实践团成员们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企业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及面临的困难。企业负责人坦言,虽然近年来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生态修复仍面临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实践团成员们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如利用无人机监测矿区生态变化、开发智能环保设备等,得到了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图6:实践团成员与锦湘煤业工作人员合影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应用,更是一次青春与责任的对话。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关注乡村生态问题,积极投身绿色发展实践,用青春力量守护湘中生态底色,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智慧与汗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