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刘洢婧)为践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战略部署,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思实践队恩施分队于7月7日下午在恩施州宣恩县第一中学开展以“声润硒都 语通未来——语言之力赋能民族复兴”为主题的推普特色课程,实践队立足校园语境,熔铸文化认同,旨在提升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综合素养。
课程伊始,实践队员以鲜活的生活案例切入,指出因普通话不标准引发的误解乃至冲突,让学生体悟推广普通话的现实意义。继而循循善诱,以多维视角铺陈教学设计——“猜拼音造句大冒险”“易错音辨析”“绕口令挑战”“连词成文”四大闯关层层递进,融知识于趣味,寓规范于互动。语思实践队许彦可、朱洁、孙瑜芯、宇文雪楠参与教学,精准点拨、即时纠偏,引导学生们顺利完成课堂练习。
▲图为实践队员上课
“猜拼音造句大冒险”率先启动。学生依据既定情境与拼音提示即时造句,他们答题踊跃,所举用例均紧扣日常语境。随后的“易错音辨析”环节聚焦“开花结果”“茁壮成长”等23组日常高频误读词,通过分组对比朗读与即时正音,学生对易混声母、韵母及调值的差异获得更为清晰的认知。在完成既定辨析任务后,他们就目标字词的同音异读与多音义项展开延伸讨论,课堂节奏紧凑,知识覆盖度显著提升。
▲图为践队员带领学生辨析易错音
“绕口令挑战”按初级、进阶两级递进,实践队精选多组绕口令,学生经多轮朗读与即时纠错后,语速与准确率同步提升。紧接着的“连词成文”环节,学生围绕统一开头依次续写一句,并用普通话连贯讲述,故事线索自然融入《爱丽丝梦游仙境》、汉高祖刘邦等经典故事元素,情节完整且富趣味。为提高同学们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实践队员在教学中设计了积分制奖励机制,通过完成积分赢取奖励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练习频次。
▲图为实践队员与学生合照
置身全球化浪潮,普通话已不仅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基因与时代声量的放大器。一字一句的标准音,既为个人赢得自信与机遇,也为中华语言文明架设通向世界的桥梁。本次推普课堂中,实践队以语言示范唤起文化自觉,以点滴行动汇聚时代合力——在童声清澈的发音里,在字正腔圆的回响间,他们正为中国声音的远播、为全民语言能力的跃升写下新的注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