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兰干,多学科共绘乡村振兴图-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赴英吾斯塘乡兰干村“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2 03: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霞 白雪 罗学梅   阅读 4.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张霞、白雪、罗学梅) 近日,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赴喀什地区莎车县英吾斯塘乡兰干村,开展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聚焦当地发展需求,将畜牧、医疗、农业、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智慧,注入兰干村乡村振兴一线。


硕博实践团畜牧分队深入兰干村,科技赋能牛羊养殖振兴路

畜牧分队成员深入兰干村10余户养殖户圈舍,通过细致走访与实地观察,初步了解当地牛羊品种资源、饲料结构、饲养管理模式及疫病防控体系等核心环节现状。针对调研发现的家庭养殖中饲料配比不科学、疫病防控薄弱等突出问题,团队成员围绕精细化饲养管理、常见病综合防控等关键领域,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着力提升养殖户科学饲养水平。针对2户养殖大户青贮窖闲置问题,团队成员结合青贮窖结构特点,提出科学利用方案,并现场指导青贮饲料制作与储存的关键技术要点,为促进资产闲置盘活,提升设施利用效率、实现科学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

▲图为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近距离观察羊圈情况

▲图为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记录养殖户圈养情况 

硕博实践团农经分队深入兰干村,助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农经分队重点聚焦兰干村蔬菜大棚种植区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走访、详细观察与系统记录,了解当地大棚的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利用效率及实际产出效益等关键信息,以期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调研过程中,团队与种植农户展开深入交流其在日常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涵盖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对接等环节。此次调研不仅为兰干村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沿的科技视角,更建立起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产业需求的沟通桥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南疆落地生根。

▲图为实践团实地走访记录兰干村蔬菜大棚种植情况

▲图为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观察特色小番茄基地

硕博实践团医疗分队深入兰干村,急救科普护平安。

医疗分队抵达兰干村后,迅速开展卫生健康状况及急救技能普及情况调研。针对急救知识短板,分队成员抓住村民集中宣讲大会契机,系统讲解了海姆利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CPR)的操作要点,并邀请村民上台进行模拟实操演练,确保知识“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同时,分队成员对5户有重病、慢病患者的家庭进行实地走访,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基础医疗咨询、血压测量服务,并详细了解其健康状况与实际需求。此外,分队还组织当地小学生开展卫生洗手教学活动,通过互动游戏和演示,加强了学生的手部卫生健康意识。后续实践团将根据当地的医疗卫生情况,就语言沟通障碍、医疗短缺、村民急救意识差等问题制定方案,用专业医疗知识赋能乡村,让"黄金救援"技能触手可及,助力推动南疆乡村健康发展。

▲图为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于兰干村对全体村民进行急救技能培训

▲图为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队员深入村民家中进行过期药品筛查

▲图为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于兰干村对当地小朋友进行七步洗手法培训

硕博实践团教育分队深入兰干村,“一户一档”问需于民

实践团成员通过入户面对面访谈方式,系统采集了22户村民家庭人口结构、劳动力状况、土地资源利用等在内的关键基础信息,并重点了解了村民在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具体需求。同时,对收集信息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发现兰干村在卫生安全意识、受教育程度、女性职业技能等方面存在问题,实践团就这些方面向村委会提出了5条建议,部分建议已获初步采纳,后续村委会将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关工作推进。通过此次“一户一档”采集工作,实践团不仅为兰干村建立了真实有效的家庭信息档案,更梳理出村民反映集中的现实关切。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只有真正坐到老乡的炕头、走进田间地头,才能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找到扎实的根基。

▲图为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于兰干村对村民开展一户一档工作(1)

▲图为石河子大学科技支农硕博实践团于兰干村对村民开展一户一档工作(2)

此次实践硕博团队沾满泥土的脚步丈量村落田野,以多学科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为促进南疆地区乡村产业兴旺、人才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彰显了石河子大学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使命担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